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附记(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高拱去世六十六年后,满洲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又过了二十九年,乃康熙十二年,六部衙门接到一张禀帖,是前朝大学士张居正幼子允修之孙、荆州府生员张同奎呈进的,但见上写着:

温纶出自圣朝,先帝之洪恩广被;微功掩于仇口,故相之幽迹堪怜。乞布仁慈,削史诬、革戏嘲,以维直道,以作尽荩。

原来,早在前朝天启二年,户部左侍郎等合词为张居正请恤,经朝议,认为张居正辅政十载,功不可泯,准复原职,予祭葬,谥号酌改,房屋未变价者准给子孙奉祠居住。崇祯十三年,皇上又下旨复张居正子弟原官。但朝野仍视张居正为权奸。坊间流传的私家所著前朝史书,将张居正与严嵩并列奸臣传,称他“残害忠良,荼毒海内,乃奸人之雄,忘生背死之徒,包藏祸心,倾危同列,狗彘不食其余!”坊间广为流行的戏剧《朝阳凤》,把张居正刻画为大奸巨贪,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荆州张家后人越抬不起头来。张同奎一气之下,赴京上书,乞求朝廷削史诬、革戏嘲。

此时的礼部尚书是熟知前朝掌故的龚鼎孳。他是崇祯年间的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投降大顺军;清军入关后,再降多尔衮,被原职留用,目下颇得皇上赏识。他接到禀帖,差人答复张同奎,朝廷正在修《明史》,届时一定给张居正辩诬,戏剧《朝阳凤》,朝廷必下旨,严劈其戏板,永不许做;又请他将家中收藏的先祖史料呈于朝廷,以备修史之用。

修史诸臣得江陵张家所献史料,阅览一遍,感慨系之:“世人对居正甚恶,可史家不能意气用事。神宗初年,居正独持国柄,后毁誉不一,迄无定评。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遂以此基调修成张居正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