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 逆袭(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上半场黄罗赞的缺阵,估计让二班也很意外,更少不了暗暗窃喜。我们既缺少强力得分点的支撑,且如果按照上半场那样防守强度,下半场等体力下降,就得缴械投降了。

但黄罗赞的突然回归或许搅了他们的黄粱美梦,还有体能方面反而是我们的先发阵容较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赛前的部署策略,用我们最强的进攻点去打击对方的最弱的防守点。

下半场我们回归到最初设定的先发阵容,黄罗赞替下何花道。黄早上这一通自行车暴走,相当于是热了个身,下半场一开打就状态火热。

而二班这一边,似乎还没有明确到底谁负责重点盯防黄罗赞。

开头第一个进攻回合,黄得球以后直接推进到对方半场,利用我在三分弧顶的掩护,一个猫腰跨进左侧三分线内一步,直接急停跳投出手,“唰”,空心入网,两分。

朱教练举起手向记分台示意两分,对,正是校队篮球队的朱教练,亲自担任这次比赛的裁判。

紧接着下一个攻防轮转,黄罗赞在右侧四十五度角几乎踩在三分线上,找到了对方饮水机管理员对位,直接忽视防守,又一个干拔跳投,“唰”,又追回两分。

这个时候二班如梦初醒,下一回合防守时于克罗一把推开他们的饮水机管理员,亲自对位防守黄罗赞。

没想到这次黄罗赞改变进攻套路,三分线外接球时先做出投篮动作,于克罗上抢一步试图干扰。但哪知那是黄罗赞的假动作,虚晃后直接下球启动,把于克罗过了个干净。

持球突破到篮底面对张阿奇,黄罗赞丝毫不怵,顺势起跳侧身的勾手擦板,张阿奇虽然人高臂长,但对于这种加速冲进禁区的高难度上篮也毫无办法。

前文说过,于克罗身体素质在预备班和初一那会确实比我们要强一些。但到了初三的年纪,大家身体发育都跟上了。对比于克罗这类非身体天赋型选手,我们已经没有劣势。

如果比较单打技巧,于克罗的特点在于节奏变化和某些运球小技巧,而黄罗赞在身高、速度、灵巧和投篮命中率其实早就超过了于克罗。

何况黄罗赞上半场没打,体力满格呢。于克罗可是一分钟都没歇过。

综上,于克罗作为一个技术节奏型控卫,要想一对一单防我们的速度型得分后卫,未免有点托大。打了几个回合,我们已经追到了只差两分。

二班终于感觉形势不太对,主动喊了暂定。

暂定回来以后,二班果然调整了防守策略,还是于克罗对位我们的黄罗赞。但傍边会有疯狗腾弗里时不时的来进行包夹防守。

但这包夹策略的致命问题是,会放空我们的另一个射手陈川枫。虽然这场陈川枫没有上一场那么神准,但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除了得到黄罗赞被包夹以后的出球,先生稳稳命中了一个空位半截篮。然后又得到何花道力拼换来的进攻篮板球,篮下又补篮得到两分。

这一球除了靠何花道的拼抢,还要感谢刘建联死死的把张阿奇堵在了远离篮筐的禁区外,这才有了陈川枫的篮下捡漏。

这里顺便提一下张阿奇,虽然身高(一米八)臂长,但身体素质一般,球风也偏软(算是技术型吧),因此由我们的肌肉猛男刘建联去顶防效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二班的进攻是一点没有拉跨,汪保斯利用娴熟的转身擦板投篮戏耍何花道,还有张阿奇利用灵巧的篮下转身过人,

分别得到两分,算是做出了强势的回应。

随着比赛进入到白热化,大家每球必争,身体接触频频,犯规次数也开始增多,但双方的比分一直紧咬着,没有再拉开。

此时两队的先发球员体力都到了一个临界点,只有我们的黄罗赞体力尚可,继续使用加速变向,里突外投的打法搅动二班的防守阵型。

眼见于克罗逐渐体力不支,而腾弗里属于矮壮体型,速度和技术都远落后于黄罗赞,包夹的效果也不好,要想看住黄罗赞,就放开了陈川枫。

于克罗毕竟久经战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会在体能下降时候合理利用犯规来拖延对手的进攻。黄罗赞有两次运球突破时被犯规,但都没有获得罚球。

终于第三次于克罗的犯规动作稍微慢了些,黄罗赞已经做出了上篮动作。于是把黄罗赞送上罚球线,两罚全中,比分打平。

此时比赛进入了最后时刻,裁判告知还剩三十秒,而进攻球权在二班手上。

最后一攻的主导自然由于克罗发起,凭我对于的了解,这样的关键时刻,作为二班当仁不让的球队老大,他应该会自己单干。球星和球队老大都是这样的脾性。

整场比赛于克罗被我的牛皮糖防守弄的疲惫不堪,然后对位防守黄罗赞又连续吃瘪,本来打我们一班应该信手拈来的,怎么现在拖到了最后居然还不分胜负。

看得出那一刻的于克罗,似乎有些心浮气躁起来,失去了一号位控球大师往常应有的冷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