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得往被冯义胜的话温暖了四季。
起初,宝胜也是在国内环境当中厮杀,才有的今天。
但今天的宝胜,一直在为国内实业奉献。
有时候他们喝酒的时候,聊起国内民营企业家最不爽西方之人是哪个。
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是冯义胜。
这个青年从不会和境外品牌打嘴炮。
也不会把崛起挂在嘴巴上。
但他的实际行动是最凶猛的。
他哪里知道,前世西方资本家要了冯义胜的命。
冯义胜也亲眼看到过他们内部的黑暗,肮脏,血腥。
怎么可能会对他们有任何的幻想?
拿起棒子打就是了,没那么多废话。
在曹得往走了后。
冯义胜又给陆冠求打了个电话过去。
这个江南老乡,现在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冯义胜电话里承诺了两亿无息贷款。
他们两个人不能倒,国内汽车配件行业就他俩在用心做事。
也是宝胜汽车内部配件链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并且冯义胜说话算数。
在这个电话过去后的第四天,皮正秋从南洋赶了回来。
和他们签订合同的当天,他们的账号上就收到了宝胜的这笔资金。
有了这些资金,两人说话的语气也硬朗了很多。
曹得往从来都是一个心直口快之辈。
这个大佬当年脾气来了,连市里的人都敢指着鼻子骂,更何况这次他憋了一肚子的火。
所以,那一天,他在电视里直接开火:“我知道你们都想看着我们湖耀死。”
“因为湖耀死了,你们的产品就可以继续垄断,赚取不合理的暴利。”
“我也知道,湖耀想要活着的唯一方式,就是在你们的面前低头认错,继续做着打工人的角色。”
“但我告诉你们,我的父亲曾经在中海就没有屈服过你们日国人,宁愿放弃家业,一穷二白,也没低头过!”
“我也不会屈服你们半点,你们最好别给我来地主老爷那一套,湖耀不吃你半点,你们都给我看着湖耀是怎么站起来的!”
“我们与宝胜汽车同进同退,没了你们,又如何!”
曹得往的公众形象一直都是那种弥勒佛一样的存在,见谁都笑呵呵的,充满了“慈祥”的感觉。
但唯独这一次,他脾气火爆,心直口快的一面在媒体上出现了。
这些年来,湖耀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已经控制了全国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场。
圈外人对曹得往更是闻所未闻。
所以这新闻爆出来后。
普通人第一反应是:这位,是谁?
于是他们查到了湖建湖耀玻璃,仰天一吼:卧槽,我们国内居然有这么牛逼的大佬!
居然把同行境外品牌一直压的这么凄惨?
现在的国内环境就是如此,只要是能力压境外品牌的,你在我们心中就是最牛!
于是湖耀的电话被打爆了。
全国各地,各路群众纷纷支持湖耀。
这些电话内容大概都是这样:
“湖耀玻璃吗,我家玻璃坏了,哪里可以买到你们产品?”
“是曹得往的那个湖耀不?我表坏了,你们玻璃哪里有买的啊。”
…
诸如此类的,老百姓都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湖耀玻璃。
再接着,猛料继续上,关于风田如何坑湖耀的事情,马上被爆光。
本来华夏人对日国人就有种天然的恨,因为那笔血债还没有结果的。
现在风田马上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处。
风田内部一下慌了。
尤其是风田俊秀,他以为可以把曹得往吃的死死的。
万万没有想到,曹得往竟然用这么强硬的态度来面对他。
后边整整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找湖耀谈过很多次。
虽说他们是客户,而且底气很足。
但实际上他们也非常的被动。
华夏生产汽车玻璃的就湖耀一家,他们也是做的最好的。
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如果你不用湖耀的玻璃。
要么只能选择质量差的,要么就是选择从日国进口过来的。
不管哪一样,都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所以曹得往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更绝的在后面。
湖耀在半个月后,竟然直接发了一个函告过来:从十二月一日起,我司取消与贵公司的一切合作,拒绝向贵司提供一切玻璃供应。
风田俊秀脸色黑到了极点。
他在会议室里冷冷的望着下面的人。
这些人都是他从日国带来的团队,跟了他很多年。
一个个全都低着脑袋,不敢说话。
风田俊秀面部铁青的望着他们:“你们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其他的办法?”
“有没有人告诉我,曹得往是从哪里拉来了投资,他们那笔银行贷款,是否真的已经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