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县城变化(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看了一圈,阿茶也没空手,买了两瓶酒,两瓶罐头,回头肯定要回去的,回去自然不能空手回去,这会儿买跟到跟前买也没有啥区别。

买了 东西提着也不方便,就 暂时的存放在这里,两个人出了商店继续往前走。

高青阳给她指了指:“看见没,公安局挪到这边来了。家属院就在小学那头,青峰哥就住在那边,是三层的砖房,他分到了里外两间。”

阿茶道:“春兰嫂子这会儿应该在吧?”

“不一定,这会儿带着两个,小的那个才两个多月,天寒地冻的不一定在这边。等下我们转一圈回来局里面应该也要下班了,刚好去那边看看。”

沈春兰年初怀上的,阳历十一月中旬又生了一个,还是个姑娘,沿着第一个起的小名,叫月芽,大名暂时没定,说是要等到大一点上学的时候再说。

他幺娘一心抱孙子,连续两个孙女,心情怕是不美妙。不过,这都不关他的事,因为他娘心情也非常不好。不管男娃女娃,人家都已经两个了,他跟阿茶这结婚几年了,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他琢磨着,等两个人都去报道之后,工作交接好都稳定下来了就要一个。阿茶过完年二十二了,他也二十六了,该要一个了。

阿茶算上今年是三年没回来了,高青阳倒是每年都会回来一趟,算是对这边的变化比较了解的。

边走边跟她讲:“县政府前面那条路已经全部硬化了,去年我回来的时候听说要把往下面各个镇上的路也都打了,不知道这会儿开始了没有。”

阿茶道:“修路是一项大工程,人力,技术,资金都得到位,说是那么说,实行起来不会太快的。”就比如前年高青阳回来就听说他们那边那条路要打,跟国道相连,通了之后县跟县,镇跟镇之间的班车都开始打通,到现在不也还没动静。

高青阳看着前面的吊桥道:“既然已经在计划了,那是迟早的事情。说不定路通了之后这边的桥也要架起来了,到时候不止是人和自行车能过,汽车也能畅通无阻了。”

“国家在发展,经济在复兴,一切皆有可能,只会越来越好的。”

等去了对面,阿茶才真正感觉到了县城的变化,尤其是车站那里,不仅多了一处车站商店,还多了两家小吃店。

她来了兴致:“走走走,咱们不去国营饭店了,去那边新开的小吃店看看。”

刚刚到门口,里面就有个收拾的很是利索的年轻妇女迎出来招呼他们:“二位要吃点啥?”

阿茶问:“这边有啥?”说话间,目光已经落到了边上那个小黑板写的今日供应上面。

“饺子,包子,面条,米饭都有。”

阿茶看了看价格,转脸问高青阳:“那要一碗酸汤面,再来一斤大肉饺子,我们分着吃?”

饿还不是特别的饿,主要是想尝尝新开的这种小吃店里面饭菜的味道。县城除了国营饭店已经开始有个体户小吃店了,还是挺新鲜的。

别说,服务都不一样,卫生弄的挺好,接待人也很不错。哪怕就是招呼一声,也比国营饭店那边的人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要强的多。

阿茶问高青阳:“你看这边的价格跟国营饭店那边的价格比起来差别大不大?”

高青阳又看了一眼小黑板上面各样所需的钱和粮票:“基本上差不多。”看来老家县城这边也开始了,允许个体自由买卖了,那么国营饭店,百货大楼这些地方就要开始渐渐没落最被淘汰了。再过上两年,土地到户之后,下面公社大队的供销社也会被私人承包。

“这只是个开始,像这样的小店后面应该会越来越多的。”

阿茶道:“有竞争才会进步。只有个体发展起来了,都里面有钱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大家都富了,国家也就富了。”

这边还好,省城那边今年后半年更是厉害,个体经济真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往外冒。为此,那边还成立了工商管理局,下一步应该就会往周边的市县扩散。

等到这一股风全部扩散,省城带动市区,市区带动县城,县城再带动乡镇,甚至普及到各个大队,那就已经是第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说着话,热腾腾的酸汤面和饺子就上了桌子。

这边的酸汤面做的简单,就是放了醋,一点酱油,葱花蒜苗花,撒点香菜,再泼上一大勺店家特制的油泼辣子,底子上用筷子蘸了点猪油在里面。二两面,一把应季的青菜。面汤酸辣可口,有滋有味。

阿茶问老板多要了一个碗,把碗里的面条剥了一半出来。两个人面条就饺子,最后连赠送的面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出了小吃店阿茶才道:“虽然是在汽车站边上,但是生意却依旧很冷清啊!”从他们过来,然后吃完饭离开 ,没有一个人进来。就车站的售票处也看不见什么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