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凉风习习。
秋日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但不是所有地域都如此,至少辛原不是。
辛原的仲秋冷得仿佛冬日已降临,干燥的冷风刮在脸上仿若刀子割脸,哪怕涂抹了护脸护手的膏脂也仍旧感觉干裂,很多从别的地方逃难迁徙与游学的外来者对此都很不适应。
启也很不适应,羽族的疆域偏北,但因为临近海洋,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哪怕是冬日,比起同纬度的地方也要温暖许多。便是在生洲,羽族优先开垦的也是温暖湿润的南方,没辛原这么冷。
启一进食肆便迫不及待的取出两只陶罐:“四份辣汤,十个蒸饼,一起打包。”
伙计取过陶罐。“客人稍等,马上就好。”
大桶里的盖子一揭开,甘荀、球葱、碎肉、骨头汤底与大量的辣椒炖的辣汤的辣香瞬间扑鼻而来,启揉了揉鼻子,辣汤香是香,辣也是真的辣。
罐子只有两只,但一勺一份,勺了两勺才灌满一只罐子,启等了一会才等到。
接过辣汤与蒸饼付了钱准备出门时启心生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不远处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鬼使神差的,启拎着辣汤顺着感觉走去,出门走了十余步便看到了令自己产生特殊感觉的存在一条四肢修长,个头不比牛犊逊色的狗子。
启在生洲时见过差不多体型的巨型犬,但在元洲还是头回见。
狗子的脖子上带着皮带,皮带上还有一只钱袋,从狗子走动的声音来看,里头塞了不少钱,显然是家养的。
不仅脖子上有皮带,背上还挂着一个竹制小筐,筐里尽是烤熟的肉块,狗子一边走一边从筐里掏烤肉吃,格外悠哉。
许是因此,如此巨大的狗子走在路上,竟无一人害怕,甚至令人艳羡。
哪怕辛原肉价便宜也没几个人能如此吃肉,可以说狗吃得比人还好。
启看到狗子时正在思考怎么逃跑的狗子也看到了他,目光中尽是疑惑,怎么不是望舒?
启大步走到了这条给自己特殊感觉的狗子面前。“你好。”
狗子退了退。
看着狗子格外通人性的眼神,启解释道:“我有种想吃了你的感觉,但我不会吃你。”
虽然莫名的想吃,但感觉告诉他,真吃了这只狗子会发生很不好的事。
狗子围着启转了转,最终从筐里掏了一块肉给启。
“送我的吗?闻起来很香。”启收下烤肉,礼尚往来的将自己买的蒸饼取出一块送狗子。
狗子一口咬住蒸饼,刚吃了好两斤烤肉,正好换换口味。
“你的主人在哪里?走丢了吗?”启想将这只狗子买下,然而瞅了瞅狗子身上的皮带和钱袋,没有任何表明其主人的字与纹饰。
一名路人随口道:“小伙子,它不是走丢了,它是巫女望舒养的灵狗,可通人性了,还会自己买东西呢。”
启闻言一愣,死而复生的巫女望舒养了一条格外通人性的狗子他听说过,却没想到是眼前这条,观狗子的眼神,岂止通人性,都有种狗子的躯体里是人的灵魂的莫名感觉。
启摸了摸狗子柔顺的皮毛,与狗子说了会话便同狗子告辞,没想到狗子却跟了上来,启想了想,没有拒绝,任由狗子跟着。
有稚童沿街叫卖着邸报。
“卖报,最新的邸报,穷桑槲借浮国之兵大败穷桑侯,辛侯要向大家借钱。”
启诧异了下,这才几天最新的邸报就出来了?“来一份。”
“四枚铜锱一份。”
启诧异。“这回怎么涨价了?上回才三枚铜锱。”
最新的邸报因为消息的时效性比起旧的邸报要贵一些,但也没贵到四枚铜锱一份。
“这回的消息比较多,用的纸墨也多,自然贵一些。”稚童示意了下邸报的厚度,比以往厚了两张。
启掏出四枚铜锱买了一份边看边走,发现确实物有所值。
不同于上上一回的邸报,辛筝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嘲讽所有人拿脑子当装饰品惹得一片大骂。没气死还是辛筝终究没那么头铁,打算将所有责任都扔给氓庶,骂完了氓庶,辛筝让骊嫘也背了一部分责任,以监国不力为由将骊嫘贬谪至玉国旧地南边当郡守。
有点惨,但考虑一下造成的乱子,若非辛筝没将所有责任推给她,那她这个最完美的背责者必死无疑。
这回的邸报很正经,大量的国家大事。
最显眼位置上的是穷桑国的消息。
虽然联手击退了辛国,但随着辛侯向穷桑国认怂求和,这俩盟友迫不及待的再度相掐。
穷桑侯与党氏这边有巫咸殿与辛国的支持,战况胶着。
穷桑侯虽有巫真殿当盟友,但巫真殿也不会绑死他身上,只是利用他,见他不给力,自然失望,而失望会影响投资。
许是因此,穷桑槲向浮国借兵,于曲水大败穷桑侯的军队,斩首六万。
穷桑侯派使者出使辛国,正在向辛侯请求援兵。
不过,浮国不是在和盗趾军打仗吗?
启翻了翻,很快找到了介绍浮国的部分,浮国与盗趾军在暮夏时便打完了,盗趾军打下了浮国在扶风要塞以南的疆土。虽然那些土地都是浮国最近这些年打下的,但如此丢了也意味着前些年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大抵也是因此浮国才会出兵帮穷桑槲,不管是为钱还是为土地都能捞点油水弥补损失。
看完穷桑国的,启又翻到了同羽族有关的部分,沃西的少昊君离丢失了一部分疆土,听着很无能。但考虑一下他面对的是什么,现在都还没一败涂地,这位少昊君侯堪称一代明君加名将。
不过,个人再优秀也无法改变大势,启判断了下,觉得少昊君离没多少日子好活了。
翻完了国外的新闻,启又翻了翻辛国国内的,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辛侯借钱。
辛国之前的战败死了不少人,辛侯给予的爵位没有特权,但别的福利都很优厚,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
阵亡将士死后不仅会有抚恤金,国家还会负责赡养其年迈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不仅养育,还有其它方面,比如教育方面给予烈士子女优待,每年的考核可以加分这类。
教育这类福利还好,但抚恤与养育全都是要花钱的,而辛国如今到处都要花钱。
辛筝非常不要脸的邸报中表示刚打下的玉国需要重建,兴修水利与道路,派遣官吏,办学...林林总总一大堆事,全是花钱如流水的开支,国库没钱了。
国库没钱怎么办?
答曰:征税,增加税赋。
辛筝表示自己不太想征税,这些年辛国一直在打仗,税赋也一直很重,再重就要逼死人了。
辛筝最后想了个损害相对小一些的法子:向氓庶借钱。
辛筝决定发行债条,一张债条十枚三铢钱,一共发行五千万大钱的债条,每个人最多购买十张债条。
有借自然有还,至少辛筝是打算还的,还定下了还钱的章程,为期两年,两年后会还,利钱一成。
有条有理,看上去是准备还的,但真的会不会还,只能说,她哪怕不还,氓庶还能将她怎样?
启莫名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辛侯你是国君吧?
泱泱元洲万载,这怕是第一个缺钱时向氓庶借钱的国君。
论不要脸,辛侯未必后无来者,却着实做到了前无古人。
要么买债条,要么加税,氓庶们能怎么办?前者说不定还有还的希望,后者则是纯粹的有去无回。
哪怕是借高利贷的都没辛侯这么强势,知道的是借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债。
辛筝为百家著书的打算是认真的,不仅组织了有意向的知识分子,给发俸禄,还将昔日辛归乡的宅邸翻修了下当做著书者们办公场所。
辛襄子在世时明面上对辛归乡极为优厚,这也使得国都里不算台城,就归乡的宅邸规模最大。台城被辛筝改成了行政官署,没多少空房子,辛筝便将从列国收罗来的典籍全都存放在了这座宅邸里。
朔每天徜徉在典籍里不要太惬意,哪怕每个国家收集来的典籍文字都不同,她也自学了百十种文字。
哪怕兖州诸国的文字都是人族文字,文字基础相同,朔的自学速度也甚为惊人。
启拿着朝食带着狗进门时朔已经捧着一卷典籍在读。
“吃饭了。”
“来了来了。”朔不舍的放下书卷,拉着启出门在檐廊下坐下用朝食。
“只是用个朝食,不会弄脏书卷的。”启无奈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朔看向狗子。“好俊的狗子,哪来的?”
“路上认识的。”启一边打开陶罐与草叶子包住的蒸饼,将其中一罐辣汤送给了好奇的凑过来的狗子。“它能听懂人话,狗子,这是我喜欢的女子,叫朔。”
“这么聪明吗?”朔对狗子打招呼道。“我叫朔,不过我不喜欢你旁边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