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等了半个多时辰,便有一队官兵拿着红纸进来了,众人一看,便沸腾起来,知道这就是要来贴榜单了。
拥挤的人群很自觉地给他们让出了一条小道,那些官兵进到告示栏前面之后,领头的果然将贴了两张大红纸,不过后面那张并没有写满名字,后面空的地方贴上了三张抄来的试卷。
徐宁等人还是第一次来看榜,并不知道后面那多贴的是什么,还是旁边有热心人帮忙解释了一句,说道:“那是咱们东陵才有的特色,那三篇是前三名考试时写出来的文章,特意贴出来供众人查阅,以示公正。”
公正?
听到这个词,徐宁内心便笑了一下。
不过面上自然没有流露出来,因为前面人多,徐宁几人便没有往榜下挤,蔡明旭派了一个护卫去看,而在这等待之时,从旁人的议论中徐宁也听到了考中了前三名的人分别是谁。
第一名的案首姓沈,只稍微打听了一下,便知道他是英川人士,徐宁听到这个消息,和沈氏对望了一眼,十分默契地没有讲话。
沈家的人官做到了内阁,自然是权势滔天,区区一个案首出自他家,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而得了第二名的人,却让他们都感觉有些出乎意料。
那个人他们认识,是林则生。
第三名姓王,叫王守约,虽然和郡守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来头也不小,因为就在榜单张贴出来不久,停在边上最豪华的那辆马车里传来了尖锐而愤怒的叫喊声。
这声音没几个人认识,但是那马车上的徽记,在这东郡城中却是人人都十分熟悉。
那是东陵王府的徽记。
徐宁立即便想起来那日在宴会时曾惊鸿一瞥看见的那位小王爷,她往徐睿那边看去,果然,徐睿也想起了那日的事情,低声说道:“那日是有王府的小王爷来,为的就是这王守约。”
他的话语简单,但是里面透露出的信息却一点也不简单。
只不过是一个院试而已,第一名背后是执掌内阁的沈家,第二名靠的是本地明面上第一的家族姚家,而第三名,背后则是出现了皇亲国戚的影子。
这时候再联想起先前那人说的公正,恐怕任何知道内情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蔡明旭出身蔡家,他们家生意做的那样大,便是不用参加科举也能得到高人一等的地位,因此他尽管他幼时也是这样读书读过来,但是对科考的认知却没有徐睿和徐宁这样深刻,至于他们中的另一位,沈氏,则是面对这些大事时本身有些犯迷糊,此时没有人与她说明其中关窍,她自己自然想不到,仍在那里感叹没想到平时恭敬有礼的林则生,居然有这样的才华,要不是这时候去看榜的护卫还没有回来,她怕是就要讲出让徐睿多跟林则生学习这样的话来。
好在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那蔡家的护卫块头大力气也大,不一会儿便挤了进去又挤了回来,人还没走近,脸上便满脸都是喜意,大家便知道应该是好消息,都笑了起来,便是连沈氏,也不再唠叨林则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