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章 炼气士(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又在郭府待了三日,傅渊告辞离开。

在离开之前,他和马秀英互相交换了贴身信物。

傅渊给的是一件经常带在身上的青色玉佩,而马秀英则是给的一副亲手绣的锦帕,上面有一支梅花,带着一股淡淡的女儿香。

双方交换了信物,婚姻之事也就基本定下来了。

如果再想反悔,那可就是啪啪打脸,双方势力不死不休的局面。

具体情况如何,请参考《斗破苍穹》萧炎。

傅渊是一方势力之主,马秀英也是濠州江湖扛把子的女儿,双方结亲可不是简单之事。

虽然不似汉唐那般礼仪繁琐,但也基本的三书六聘流程还是要走一走,到时候肯定还要广邀濠州附近的江湖朋友们喝上一杯。

以前傅渊比较低调,平时也独来独行没什么朋友。

可是现在他加入了明教,那朋友自然就多了。

更别提郭子兴的朋友,那更是来四海。

既然来了定远县,傅渊也不准备这么简单回去。

要知道定远县可还有一了不得的人物——李善长。

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作用,堪比萧何谓之刘邦,荀彧之曹操,王猛之苻坚,都是后方大总管,负责后方统筹,治世安民,保证前线无忧。

不要以为管理后方很简单,这工作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如果你正在前线打仗,后方的大管家管理不到位,粮草不能及时送达会严重影响前线士卒士气,甚至会因此哗变,导致战线崩溃。

又或者镇不住场面,导致后方时有叛乱发生,如果你正在前线打仗,后面却传来有人造反,你指挥的部队定然军心不稳,士气大损。

不要以为那些士卒只是一串轻飘飘的数字,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家有室的人。

更有派系倾轧,彼此频频内斗,导致内耗过甚,无力开疆扩土。

西汉建国,有汉初三杰,后世广为流传。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首,他是刘邦的后方大总管,论功行赏的时候位列所有功臣之首。

汉初三杰的另外两位,韩信位列二十一名,张良更是位列第六十二位,显得极其拉胯,根本就配不上他们汉初三杰的名头。

除了萧何外,其余二人的排名也配不上刘邦给予他们的高度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对于萧何排名第一,下面的武将并不服气,认为萧何不曾以身犯险,冲锋陷阵,没资格获此殊荣。

而刘邦给的答案却是,「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刘邦把上阵杀敌的武将比作追杀猎物的猎狗,而把萧何比作发现猎物踪迹、发号施令的猎人。猎狗纵然再勇猛,功绩也无法与猎人相比。

因此萧何完胜。

至于韩信,这尝过胯下之辱的兵仙老小子也是秦末乱世一条潜龙,只可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最终无力回天。

当初他的手下有人劝他占据齐地坐等刘邦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必然是一番新天地,未尝不可坐上那至高之位,享那贵不可言之命。

可惜这老小子不听,非要帮着刘邦这个老流氓干掉了项羽。

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天下名义上一统,人心平稳,天下九成龙气归于刘邦一身,其余蛟龙再也掀不起浪花来。

最终韩信被杀。

也是因为韩信立场不

坚定,占据齐地犹豫不决,让刘邦这个老流氓很不满,所以给他定的排名是二十一位。

最后再来说说一代谋圣张良,以他算无遗策的实力怎么会排名六十二位?

按照傅渊的理解,可以将这些武力值不高的文臣分成三个类型,全能型,管理型,纯谋士。

在这里要将韩信踢出去,这家伙是因为得罪了老大,被打压的厉害,而且他也不是以上三种类型,他属于大军统帅。

全能型,军政一把抓,如姜子牙,诸葛亮,司马懿,王猛,谢安等。

这些人既能出主意,也能搞政务,还能指挥军队打仗,一个人将几个人的活都干了。

他们的能力极为是出彩,最终一个个也都位极人臣。

管理型,就是萧何和李善长了。

他们对于辅佐自己君主管理国家极为擅长,把经济、粮草、人口都管理的井井有条。

毕竟打仗最终打的也就是这三样。

如果你粮草不备,军械不修,后方管理混乱,百姓民怨四起,哪怕是给你四十万个李小龙,这场战争该输你还是得输。

剩下的就剩纯谋士型了。

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他们的地位相对于前面两种类型的人才来讲属实有点尴尬。

对于一场战争的胜利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于纯谋士来讲,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他们只是给出建议,决定的是君主,执行的是后方的内政型文官和前方肉搏的武将。

他们也只是简单的给出建议而已。

承担最大风险的君主,或许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了他这一方势力的兴衰存亡。

次一级风险的是前方武将,他们是战争的最直接参与者。

战场瞬息万变,更多的时候也是要考验一位合格武将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

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上我也行。

其中人物参考留侯张良,陵树亭侯荀攸,诚意伯刘伯温。

张良就不说了,排名第六十二。

其中特别说一下陵树亭侯荀攸,他可是曹操麾下首席谋士,当初关羽只是投降于曹操,曹操为了拉拢关羽,都给关羽封了一个汉寿亭侯。

亭侯大家都知道,汉朝列候最末。

荀攸作为曹操麾下首席谋士,一生为曹操出的奇谋不知有多少。

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

最终却仅仅在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攻打刘表的时候,再次立下大功,被曹操封了一个最低等的陵树亭侯,直到死后才被曹操追封了一个敬候。

由此可见,纯谋士在主君心中地位或许很高,但是在功劳这一块却逊色了许多。

所以傅渊才会说他们的地位很尴尬。

当然,这还是你的建议被采纳,并在执行的时候最终获得胜利。

这是一件十分考验运气的事情。

如果你的主君是刘邦,曹操,李世民等雄才大略的君主,那没的说,你已经赢了一半。

一旦你出了一个计谋,并取得了成效,那你的名气就会蹭蹭蹭的往上涨,被无数人吹捧。

可如果的运气差,你作为谋主,你的建议没有被主君采纳,哪怕你这人再厉害,你也是失败的,没有一点功劳。

其中典型人物就很多了,如项羽麾下范增,袁绍麾下田丰,吕布麾下陈宫。

你能说这三人在计谋方面真的输给同时期的张良、荀攸、诸葛亮

吗?

根本无法证明。

他们只是在错的时间跟了一个错的老大。

如果他们的君主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或许历史又是另一番光景。

更甚者,你的老大是刘表、刘璋之流,他们听了你的计策后无动于衷,或者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在千百年后的游戏中,你的智力只有六七十,而和你差不多的那几位却能得到九上的智力属性。

对于一位纯谋士而言,运气真的很重要,一定要跟对一位好的带头大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