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16.新的神兵利器(第二卷:兼并天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梁元的目标,先是要变法强国,然后发展秦国国力,进而击败其他国家,然后逐渐统一天下。

而今,秦国变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遗留一些小问题, 其他的对于发展国力来说影响不大。

那些变法遗留问题,梁元打算都由卫鞅去处理。

现在,自己的主要任务,便是发展秦国国力,让秦国强盛起来。

这个时代,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通常是看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有多少。

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越大, 通常这个国家能够产出的人口也就越多, 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就越多, 能够抽调的兵源也就越多。

而这个时代的战争,除了双方硬实力的差距外,比拼的无非也是一个粮食供应,和一个士兵人数。

但此时。

秦国的疆域狭小,人口也不多,兵源无法长久应付大战,还不足以威慑其他大国。

现在,梁元决定壮大秦国国力。

自己的目标,便是巴蜀之地。

将巴蜀的土地和人口纳入秦国版图。

让巴蜀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成为秦国攻取天下的粮仓。

巴蜀,在这个时代就是巴国、苴国和蜀国,在现代也就是重庆和四川了。

蜀国最大,巴国其次,苴国最小。

梁元想要先把巴蜀夺到手中,富国强兵, 再对如今十分强大的魏国动手。

他在太尉府中思考着如何做成这件事情。

面前的茶水已经凉了,梁元还浑然不知。

“太尉,想什么事情想的这么入神?”

梁元抬头一看, 原来是卫鞅站在自己的面前,手里拿着茶壶,正在给自己倒茶。

两人一直团结合作,所以相处越来越亲密随意。

两人时常互相串门。

不但称呼上极为随便,有时连门禁通报都免了。

“卫鞅兄,你怎么来了?怎么还亲自给我倒茶?这可不行。”

梁元嘴里说着,身子也跟着站起来,试图阻止卫鞅接下来的动作。

卫鞅一点也不在意,手上倒茶的动作也没有停止:

“怎么不行?你现在是太尉,更是秦国的脊梁,鞅给你倒茶有什么不可以的?”

梁元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卫鞅说:

“你啊,总是这么说,你我之间的关系,还用在意那么多么?”

卫鞅也笑了:“哈哈哈哈,自然是不用,先不说这个。”

“好, 不知道卫鞅兄来找我有什么事情?”梁元看着卫鞅问。

“本来也没什么事情, 刚才来找你的时候看到你正在发呆, 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梁元叹了口气:“我在想关于巴蜀的问题。”

“哦?你是有什么想法?不妨和鞅说说。”卫鞅也不客气的在梁元的对面坐席上跪坐下来。

梁元皱着眉头说道:

“如今我们要消灭魏国, 那么就要让自身的实力更为强大,为了迅速增强国力,变法和改进生产力还是不够,我觉得应该先灭巴蜀,再说以后的事情,所以我近来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

“原来是这件事情。”卫鞅若有所思,紧接着又问:“那么你有没有决定好怎么去做?”

“是有了一些头绪,最起码我们现在连巴蜀是个什么情况都不了解,首先就应该熟悉熟悉那里的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梁元十分清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入蜀的道路很难走,很多地方甚至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若没有提前打探清楚当地情况,或者没有当地人引路,想要消灭巴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卫鞅点了点头:“这话说的对。”

梁元继续道:“所以,我决定先派人去巴蜀打探打探具体的情况。”

“那么派谁去才好呢?”

梁元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我想让梁二去,这家伙在我身边多年,已经锻炼得沉稳可靠,做事情也很积极灵活,如果派他去巴蜀,我还是很放心的。”

卫鞅想着如今的梁二,感到他已经同从前的样子大不相同,不禁十分认可。

过了几天,就到了召开朝议的日子。

秦国变法之后的朝议,在专门的朝议殿进行。

朝议由国君亲自主持,是为了征集对于秦国国策的意见建议,而非处理当前政务。

当前政务一般由三公在府中处理,然后奏闻国君定下最终方案。

丞相嬴延,太尉梁元,御史大夫卫鞅等大臣,都在朝议殿上等着嬴渠梁。

梁元和卫鞅心照不宣的看了一眼对方,点了点头。

但是由于还有其他人在,就没有说话。

众人等了一会儿,嬴渠梁从屏风后面走了上来。

“臣嬴延,参见君上。”

“臣梁元,参见君上。”

……

在众人的齐声参拜之后,嬴渠梁笑着摆了摆手,下面的人都是自己的左右手啊。

“你们,都是我秦国的栋梁之才,对于我秦国未来的事情,诸位都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嬴渠梁笑着看向梁元几人亲切问着。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这时候,梁元上前一步,道:“君上,臣有话说。”

“好,梁太尉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

“诺,臣觉得如今对于魏国的问题,我们还是不能着急,不如先征讨巴蜀!”

众人听到这话开始议论纷纷。

“这太尉怎么回事?为什么先征讨巴蜀?”

“是啊?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好了!”嬴渠梁的声音很大很威严,下面顿时就没有了声音。

嬴渠梁看着梁元,想着他有这种想法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于是语气平和的问:

“梁太尉,说说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如今魏国不管是经济还是武力,都比任何一国强大,魏国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情况,如果我们想要消灭魏国,那我们自身就需要更为富强起来。”

嬴渠梁听到梁元这样说,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没错。”

“君上,我们秦国想要强大,其实有很多方法,比如提高我秦国的农事生产,锻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但这些需要的时间都太长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嗯,梁太尉说得很有道理,在场各位都是我的左膀右臂,秦国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会变得比以前更好,所以,梁太尉,你就直说吧,大家一起讨论。”

嬴渠梁看了一看众人说道。

“君上,元觉得想要我秦国迅速变得强大,先征讨巴蜀最为合理!”

“说说理由。”

“巴蜀土地广阔,土壤肥沃,水源丰沛,如同一座粮仓,只要攻取巴蜀,秦国不但土地大大增加,而且粮食和兵力也将大为增多,国力将更上一个台阶,与魏国争战,将更有把握。”

梁元说完了这段话,和卫鞅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

嬴渠梁听了极为认可:

“嗯,我觉得梁太尉说的有道理,那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么?”

“君上,臣觉得梁太尉的想法不是很妥当。”

说话的是丞相嬴延。

“好,那么丞相说说,为什么梁太尉说的不妥当?”

嬴渠梁笑着说,他对丞相一直都是笑呵呵的说话,从来没有黑过脸。

“巴蜀是边远之地,攻打巴蜀,人力物力不知要消耗多少,就算得到了巴蜀,偏僻之地又有多大用处呢?”

嬴延见梁元直摇头,知道他主意已定,恐怕君上又要听他的,于是又说道:

“如果非要扩充国力,何不攻取韩国?韩国距离很近,国力不强,攻取方便,同样可以获得很多资源。”

梁元摇了摇头,郑重说道:

“魏国一直觊觎韩国,若我们此时攻打韩国,那不是与虎夺食吗?等到夺取了巴蜀,国力大为增强,那才是攻取韩魏的好时机!”

嬴延还要再说,嬴渠梁发话了:“好了,不要再说了!”

嬴延闭嘴,低下了头。

他尽管见识一般,但对于向国君靠齐,还是认识很深。

嬴渠梁沉思了一会儿,道:

“我还是觉得梁太尉的建议很好,就按照梁太尉说的办吧。”

“诺。”众人俯首。

虽然采纳了梁元说的方案,但是嬴渠梁还是很担心。

于是皱着眉头对梁元说道:

“梁太尉,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和担心,需要你给我解答。”

“君上请说。”

“虽然说巴蜀很好,但若真要攻取,恐怕并不好打,众所周知,蜀道艰险不利行军,而且行军的时间久了,恐怕敌人也就早有察觉了。

虽然我们也有汉水水路可走,但是我秦国的水军和战船实力都很弱小,从水路进军也不行,不知道梁太尉心中有攻取之策了吗?”

这个时代,关中和蜀地有汉水水道通行。

后来地震才导致关中和蜀地的水道中断。

“对于君上说的问题,臣早就想好了对策,臣的攻取之策是......如此布置,则攻取巴蜀并不很困难。”

“好!非常好啊!“

嬴渠梁不自觉地直接站了起来,看着梁元一脸笑意。

这些问题都说完了之后,众人就退朝了。

梁元回到府中。

他在书房中等待着梁二给他带回来巴蜀的具体情况。

这时,一个侍从武官来到了梁元的身边:“太尉,君上来了。”

梁元直接站了起来:“君上怎么来了,还不快迎接。”

“诺。”

武官刚要准备,就听见了嬴渠梁洪亮的声音:

“不用迎接了,你家里我来过这么多次,熟悉的很。”

“哈哈哈,好吧,君上,在这里我也就不拘束了。”梁元行了礼,随意的站着,之后又说:“君上请坐吧。”

嬴渠梁、卫鞅同梁元三人一起变法,经历千难万险,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君臣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