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看见公子坤紧锁眉头,不由得问道。
“是有些难办?不过,等孩儿看完再说。”
公子坤回复道,又继续往下看。
“魏王公子廉奢靡无度,他过生日,消耗了三十万枚五铢钱,平时享乐,也是大量花钱,没有节制……”
公子坤看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心里想道:这个魏王,真的是无法无天,他难道忘了,朝廷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吗?
这个魏王,是秦始皇第十子,封地在魏地大梁。
大梁乃中原军事要地,秦始皇封这个儿子在这里,说明他很重视这个儿子。
然而,魏王公子廉却变了质,贪图享乐,甚至是作奸犯科,这自然是朝廷不允许的。
魏王公子廉是公子坤的叔叔,秦二世的弟弟,他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初,却是立下了大功,不然秦始皇也不会封他在魏地。
只是现在的他,躺在功劳簿上贪图享乐,与之前那些叱咤风云的公子廉,判若两人。
公子坤觉得这奏章,应该由父皇来处理。
他把奏章内容向秦二世说了,然后想把奏章递给秦二世。
秦二世没有接奏章,而是叫公子坤把奏章放下,向公子坤问道:“父皇想听听你的处理意见?你大胆说吧,说错了也没关系。”
公子坤知道父皇是想考察他的能力,想了想后,说道:“孩儿认为,皇叔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如果不对他进行处罚,会让其他藩王效仿。可以将他的魏王降为魏侯,他的封地也缩减一些。如果他能改正错误,励精图治,把魏地治理好,到时再恢复他魏王的爵位。”
秦二世听了公子坤的处理意见,点着头道:“你这样处理很合理,也正合父皇的心意!”
公子坤见父皇同意了他的意见,也就意味着他通过了父皇的这次考核,他的心也就踏实了。
公子坤这么处置魏王公子廉,是想到这位皇叔,战功卓著,眼下他犯了这么些错误,确实比较严重,不处置他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处置重了,会伤功臣们的心,也会让皇族的人,觉得太无情。
而更主要的是,魏王所犯的错,是可以原谅的。
最不能原谅的,是藩王有反叛之心,那样会让大秦帝国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民不聊生。
是以,把魏王降为魏侯,他仍留在封地,期待他能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以后将恢复他魏王的封号。
而魏王在经过这么一番处置后,幡然醒悟,以后会严格自律,不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大秦帝国十分忠心。
公子坤觉得,在对诸王分封上,诸王只有财权,而不应拥有兵权。
他们手握重兵,就有可能心生异心,甚至会犯上作乱,而他们没有兵权,手上没有兵力,他们即便想作乱,也乱不起来的。
在把这份奏章处理后,公子坤又拿起一份奏章,这份奏章反应的是太原郡守白元稹将赈灾物资据为己有,致使太原百姓大多流离失所,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白元稹将这些赈灾物资转移到他表弟家中,而他这位表弟也不是个好鸟,依仗他表兄的权势,巧取豪夺,侵占良田……“
“这个白元稹,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秦二世向公子坤沉声问道。
公子坤对白元稹痛恨万分,这家伙真的是毫无人性,连赈灾物资都敢占用。
要知道,他这么做,得死多少百姓,多少人家破人亡,像这样的人,真的是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