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秦弘没法接,权当没听清,手下动作不停,继续慢慢按|摩着。
明帝继续自顾自地说道:“朕太心寒了,他是朕的亲生儿子,曾经被朕寄予厚望,就算太子位得不到,也不能将自己的国家弄的破乱不堪,日后,他这么做,夏国迟早亡国,到时候,他连个王爷都做不成。”
秦弘暗自点点头。
明帝这话说得没错。
俗话说:唇亡齿寒。
贤王确实做的太过份了,他把国库掏空,让百姓受灾的时候一点儿都得不到救治,最后夏国人越来越少,老弱病残最多,大家伙连孩子都养不起,国家连种地的人都没了,日后不是都完了吗?
财富与权力确实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这些少数人如果做的太过分,最后除了让百姓们生了逆反之心,就是在压迫中死亡。
自古以来,可从不缺一身正气傲骨的人,人家就是受不了压迫,反了,你能怎么样?
无非就是花费力气去收拾叛军,然后再升起一茬叛军,整个夏国处于内耗之中,整天都是尔虞吾诈,内奸遍地跑,百姓们整天吓的心惊胆战。
好不容易换来的生活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了,不是扯淡吗?
贤王野心太重了,而且他一直高高在上,从来都没体会过民间疾苦,根本就不拿百姓当人看,自然就不知道没有了百姓的下场。
想到这,秦弘不由得感叹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明帝眼睛一亮:“此话有理!”
因为有百姓的存在,他这个皇帝才算是皇帝,有百姓的支持,夏国才能更加强大。
如果百姓对国家不满,对皇帝不满,对朝廷不满,不论朝廷颁布什么政策,百姓都不配合的话,那他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用?
如果全用武力压迫,除了会死人之外,还会让百姓怨气越来越重,迟早又会升起动乱。
外国虎视眈眈,内部再引起战争,等待夏国的只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