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楞楞地看着台上那抹挺拔地身姿,眼中不自觉地露出崇拜之色。
他同样为才子,自然能听出来短短几句诗词中蕴含着的东西有多么富有深意。
这种鲜明和深刻地对比来揭露当下百姓状况的太子,才是他一直想要扶持的明君啊!
秦弘不管别人怎么想,他转身面向依旧呆滞的诗神:
“这位老先生,本宫第二首诗,同样是给天下农民而做,您看如何呢?”
诗神被夏国太子从震惊中拉回现实,他抬头看向秦弘的眼神都充满崇拜。
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定会当场拜师。
可惜,他这辈子,快到头了……
诗神想到这,摇摇头将脑中那些想法甩出去,连看都不看台上柏图一眼,面对台下满脸好奇的百姓,开始细细讲解第二首诗的意思。
此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天理辛勤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大地之上。
这里就补充出来之前秦弘殿下第一首古诗中“一粒粟”到“万颗子”,再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这也为了下面“粒粒皆辛苦”,摘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以一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无病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紧紧以他的说服力取胜。
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感叹之中,凝聚了夏国太子无限的愤怒和真挚的同情。
此诗从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盘中餐与汗水联系起来,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与第一首诗词一样,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这种提为茶洗,形象贴切,语言上又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的诗词,定会在天下比任何诗词更容易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