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昨天来到府衙,已经把发生在村里的事情,详细告诉给太守。
如今礼部尚书要重新询问详情,显然不是要问表面上的情况。
而是要问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深意。
沈千检查了一下衣服,跟着李勇来到府衙后堂,进入一间跨院。
跨院中间的石凳上,坐着一名神情慈祥,胡须发白的老人。
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礼部尚书胡谦。
胡谦为官几十年,从一名小小的七品县令一路上升,成为了正二品的大员。
为人八面玲珑,朝中人脉深厚,但从不结党营私,属于朝中罕见的中立派。
“下官参见老大人。”
沈千快走两步,单膝下拜。
胡乾捋着胡须,慈祥的说道:“沈大人是有功之臣,无需向老夫下跪,起来吧。”
“多谢老大人。”
沈千从地上站起来,说道:“不知老大人叫下官过来,有何事相问?”
“你先坐。”
闻言,沈千正襟危坐的等着胡谦发问。
胡谦拿起茶杯,用茶盖慢条斯理地拨弄着水中的浮叶。
他淡淡的说道:“你救百姓于水火,成功将公主带离村庄,就不想问问,朝廷对你是何封赏?”
“我相信陛下自有圣裁。”
沈千不动声色的说道
“不错,年纪轻轻做事沉稳,并且能够方寸自在。”
胡谦心头微微赞赏。
老尚书喝了一口茶水,说道:“老夫听人讲,你通过一把匕首,发现游牧化妆成商人,欲对村庄百姓以及王爷和公主不利,随即,你调动起村庄的衙役,内卫排兵布阵,若是万一判断错误,就不怕赵王爷参你一本?”
沈千苦笑道:“不瞒老大人,当时情况诡异莫测,下官来不及多想,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打算整军备战。”
“若是判断失误,下官顶多丢了乌纱帽,可如果一切成真,提前应对,将会挽救无数人的性命。”
“说的好。”
胡谦满意的说道:“朝中的年轻官员无数,很少有人像你这样有担当,不以自己的祸福荣辱为念,想着的是百姓的安危。”
“下官为官一任,自然要造福一方。”
沈千平淡的说道:“虽然下官准备万全,可惜终归不是那些惯于杀戮的游牧之敌,没能救下赵王一行人。”
“你无需为此事自责,你已经尽力了。”
胡谦用安慰的语气说道:“当时情况紧急,你能及时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已经是很难得的。”
“至于赵王爷那边,完全是个意外,老夫会代你向朝廷禀报。”
“多谢老大人体谅。”
通过寥寥几句,沈千清楚自己已经安全过关。
对于赵王爷失踪这件事,朝廷虽然还没有下定论,但总之和自己没有关系。
毕竟,昨天晚上有不止一双眼睛看到,赵王爷手下的师爷,将埋伏起来的内卫全部抽调走。
随后一伙人再没打招呼的情况下,跟疯子似的向外突围。
这种情况下,谁又能说沈千有责任呢?
就在这时,胡谦冷不丁问道:“你从那个叫亚曼的蛮子口中,都听到了什么?”
闻听此言,沈千的心迅速提到了嗓子眼。
这一句话要是回答不好,恐怕又要重新进入险境。
朝廷内部纷争复杂诡谲,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身死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