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pic/community/202110/1319/1634125608197-i2iWO3t4Oe_760-1280.jpeg]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桑祈选择了一个绝对不会错的答案,用《周礼》的话来回答,“学生认为,礼在于制。”
这个回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缺点。
尚未懂行的人都能看出来,桑祈对于科举制艺的陌生。
但凡是参加过童子试,乡试,会试的举子,绝不会像桑祈一样答题。
揣摩主考的心思,参考历年考题的出处,思虑当今皇帝的偏好,都是举子绝对要做的事。
桑祈对于当世几位大儒竟然看上去所知甚少,根本不懂得吴志端到底胜在哪里,也不懂得投各位先生跟皇帝所好。
朝堂上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而来的。
这些十年寒窗的大人们,对于同样参加过科举的吴志端显然就更有认同感。
桑祈通过了会试,本来旁人还认为桑祈是有真才实学的,可跟吴志端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啊。
科举在很多时候,跟当官是一个道理。
当官揣摩上峰的意思,照着皇帝的旨意办事,本就是一门学问。桑祈如今连去揣摩这件事都做不到,仗着是桑太傅嫡女的身份就要来求官,凭什么?
凭你傻大胆吗?
你还不如人家吴志端懂事了。
文武百官哪个都不是瞎子,陆九渊什么话都没说便回去了,但是又什么都说了。
李清照站起来,“第二局的考题为乐,二位姑娘可以自行选择自己要考较的内容。
“桑姑娘,你先来。”
桑祈是比吴志端要小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