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的燕国公,几乎做到了位极人臣。
这便已经是臣子的顶格。
在文武百官看来。
皇上再若是不满意,便是天理难容了。
那人说罢,立刻抬头去看李世民。
期待着皇上就此满意,然后学一学曹操,一把火烧了案几上的三封书信。
然后皆大欢喜,顺势回到长安,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可还没有等他抬起头来,便再次失望了。
因为。
百官依旧从皇上的口中,听到了冷冷的两个字。
“再议!”
“哗!”
这话一出。
一瞬间。
整个大殿,变得比西市的骡马市,还要嘈杂几分。
这回,连无心掺杂此事的朝臣,都无法忍耐了。
一国之中,最要紧的便是法度。
若是赏罚无度,便是混乱之源。
之前无动于衷,还可以说是为了朝堂的安宁,和国家的大局。
可皇上这种贪求无度的态度,还是激怒了不少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害怕牵连的。
譬如虞世南就不怕。
这个性格刚烈的老头,当即便站了出来,愤愤的说道。
“皇上准备怎么议?”
“莫非,你还要给这李安封王不成?”
“自汉高祖以来,外姓不封王,已经成为历朝历代的惯例。”
“皇上,你为何要强求,给李中郎将封王?”
说罢,虞世南手中的象牙笏板,直接重重的砸在了大殿上,口沫横飞的继续说道。
“老臣不管这李安,是皇上爱才,还是天家遗珠在外。”
“但是要想封他为王的话,可以。”
“只灭一国,臣认为不够。”
“还想要继续议功的话。”
“那么,还请皇上,拿出更多的功劳来!”
“也好让老臣,代这天下人,品鉴一番!”
虞世南这番斩钉截铁的话,瞬间得到了百官的认同。
即便是被皇上捏住了卵,但是依旧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拽着牛子走。
一瞬间。
朝堂中的对立,直接回到了皇上和虞世南之间。
让这一君一臣,好好论一论,要如何议功。
“皇上!”
“老臣虽然感激李中郎救命之恩。”
“可并不愿意,因为此事,就扰乱了国家的法度。”
“燕国公一爵,已经足够封赏人臣。”
“若是他再无其他大功的话,那么此次朝会,不如就此作罢?”
慢条斯理的前行两步。
虞世南低头弯腰,从地上捡起了笏板,重新退了回去之后,目光灼灼的盯着皇上,淡然说道。
而皇上,同样也是不甘示弱的看着虞世南,沉声问道。
“虞爱卿,说话算话?”
“若李安真的还有灭国大功的话,你愿意认可他的封王?”
李世民如此笃定的话,让虞世南的心头,忍不住一跳。
莫非自己踏入了皇上的陷阱不成?
可随后,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神色瞬间变的异常坚定,决绝的说道。
“自然是算。”
“若是那李安,真的立下了如此大功,非王爵不能酬的话。老臣自然愿意他封王。”
“一王而安泰大唐百年,有何不可?”
“便是天下人都不认。”
“那我虞世南,便霍出一生的功夫,向天下人解释又何妨?”
“来来来!”
“皇上!”
“让老臣见识见识,那李安究竟还有什么样的功劳,瞒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