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政厅。
市长吴铁城正看着这两日关于王怀民状告福昌烟公司的报道。
刚刚上海民事法庭的庭长也找到了他,询问这个案子该如何进行判决才较为合理。
毕竟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例类似的肖像使用权以及虚假宣传案例,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办理相关案件的经验。
吴铁城也有些烦心起来,尤其是听闻了王怀民开口向福昌烟厂索要百万大洋的赔偿之后,他也是惊了。
这要的也是在是太多了吧,莫说是一个烟厂拿不出这么多钱,整个上海能拿出这么多现金的,也就是几家大厂子了吧。
正当吴铁城头疼的时候,申报记者曹希仁敲门走进了吴铁城的办公室。
“哟,老曹,我正想找你喝茶呢。”吴铁城连忙站起身来。
吴铁城早年追随国父进行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在武昌起义之后策动九江独立,担任江西军政府总参议,就是那个时候吴铁城与基层军官曹希仁相识。
之后曹希仁退役从文,担任记者以及申报的编辑,两人也经常就时事热点进行探讨。
而且吴铁城是知道曹希仁之前去过东北,曾经跟随报道过王怀民的义勇军抗战事迹,甚至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便想着问一问曹希仁,这个王怀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殊不知曹希仁竟然主动找了过来。
“吴市长,您想着找我,我这不就主动过来了嘛!我想您应该就是想要和我谈一谈关于福昌烟厂和王怀民的民事案件吧?”
吴铁城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此事,这个王怀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啊?他不好好在东北抗战,竟然跑到了上海做什么?”
吴铁城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
曹希仁只能说道:“现在东北抗日局势已经转入地下,日军占据整个东北,抗战物资无法运输到前线,义勇军的抗战行动无以为继。
王怀民将军是想要搞一笔钱,在东北做一些实业,一边挣钱一边抗战,用挣来的钱来支援抗战。”
吴铁城皱着眉头问道:“那他做实业就行了,何必要搞掉一个上海的烟厂呢?”
曹希仁说道:“吴市长,王怀民的想法是烟厂除了补偿七星山以及三位抗日将领之外,必须补偿市民一笔钱,作为消费市民爱国情怀的赔偿。
这笔钱是发到市民手中,还是作为上海的市政建设,那还不是由您说了算吗?”
吴铁城一听曹希仁如是说,眼前顿时一亮,随后问道:“这个王怀民倒是懂事儿,他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