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民看着这些人脸上一个个不屑的表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反倒是一旁的张秀环看着王怀民的眼神当中,充满了崇拜和憧憬,她此时感觉王怀民整个人都在发着光,这是有多么大的格局,多么高的立意啊!
可张秀环是一个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哪里知道钱的重要性呢?
王怀民接着说道:“我们是七星山抗日义勇军,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义勇军就是由飞政府组织的,人民志愿组成的抵御外辱的武装组织!
你说一下,你当时是为什么来七星山!”
王怀民随手指向了一个连长,那个连长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我是为了抗日打鬼子才上了山!”
“你是自愿的吗?”王怀民步步紧逼的问道。
“是!”那个连长忍不住低下了头来。
“当时我给你说过,跟着老子打鬼子一个月发几块饷银吗?”王怀民的眼神死死的盯着那个连长。
这连长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没有,可是那时候咱们山上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条件了,毕竟我是家里的壮劳力,我总得给家里寄钱回去吧。”
这话说的很没有气势,但也是他内心当中的真实想法。
王怀民叹了一口气,避开了这个问题。
他也知道这些官兵大多都是各自家庭的壮劳力,有的家庭只有一个儿子的缺失了壮劳力的就相当于是失去了顶梁柱。
但是这一段时间他虽然没有发过军饷,但也零星发过一些零花钱,平均划下来一个人一月也有不到一块大洋。
真要是想要给家里寄钱,一个月一块大洋也是足够了的。
这年头,一块大洋就足够卖50斤的大米了,在农村一个月一块大洋也是可以维系基本上的生活了。
这些人想要军饷无非就是想要满足自己的一些消费欲望而已。
王怀民叹了一口气说起了几年前在南方两件事儿。
“给你们讲两个故事吧,都是几年前发生在南方的事儿。”
王怀民这话顿时引来了众人的兴趣,虽然他们也猜出了王怀民讲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发军饷,但是也拦不住他们的好奇心啊!
“就说是民国16年的时候,南方的一个队伍为了反抗国府的屠杀政策,决心在南昌发动一场起义,他们聚集了国军总共两万余人的部队,攻下了南昌。”
一些读过书看过报的人基本上都知道王怀民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儿了。
尤其是黄良声派来的联络员不由得紧张了起来,这事儿可是不能随便说的啊!
但他也知道王怀民他们只是民间力量,而非是正规部队,谈论这种事儿虽然有所禁忌,但也没什么关系。
王怀民接着讲了起来。
这一次他们起义使用的是国军现成的部队,众所周知,国军的部队那都是要发军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