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封王诏,公子觉得如何?”
带使团返回城门外后,魏奚被身后一直跟着的大汉拉到了城门外的一颗老树下,讨论起方才的见闻。
“如何?”
大汉此问,顿时让魏奚怒火复燃,就连鼻息都有些炙热起来。
“哼!”
“除了挑衅,还能是什么?”
一句怒不可遏的呵斥,魏奚刚打算开启自己机关枪式的吐槽,却被大汉一语打断。
“公子觉得,如果那些军卒赏赐、抚恤制度,真的在淮西施行,会如何?”
“如果整个赵国都如此,那又该如何?”
听闻此语,魏奚才算是稍稍冷静下来,稍一思虑,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不可能!”
“杀敌一人赏万钱,阵亡抚恤三万,赵国根本负担不起!”
说着,魏奚还不忘那三年前,魏国大获全胜的那场魏赵决战举例子。
“三年前,赵王撕毁盟约,同我大魏开战,死伤何止数万?”
“便是我大魏武卒,也是在三年前痛失上万精锐!”
“若果真按此制度抚恤、赏赐,那三年前,赵王光是赏赐抚恤,就要上百亿钱!”
说到这里,魏奚更加笃定的摇了摇头。
“上百亿钱,便是最有钱的齐王搜刮十年,也未必拿的出。”
听闻此言,大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暗地里却是长叹了一口气。
“公子奚,终归是见地不足啊…”
乍一眼看上去,魏奚说的似乎不无道理。
如果真按每人三万的抚恤力度,去抚恤阵亡将士的家人,那别说十万以上的战死了,就是上万人阵亡,就足以让天下最富有的齐国,穷的国库跑耗子!
至于赵国,只怕是在战场上死个两千人,就将花光国库里的最后一枚铜钱。
但蒙姓大汉知道:这个账,根本就不是这么算的。
阵亡将士抚恤三万,会给朝堂带来很大压力是没错,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影响吗?
在得知自己阵亡之后,家人非但不会过的更差,反而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抚恤,士卒的战斗意志,怎么可能还和被朝廷‘白嫖’时一样?
恐怕为了那三万钱的抚恤,所有士卒都会自发的抢夺起敢死队名额!
那要在阵亡将士三万钱的同时,再加一个杀敌一人赏钱一万?
大汉已经不敢去想,那样的一支军队,会具有怎样强大的战斗意志,和怎样骇人的凝聚力了。
回过头,再去考虑这高昂的赏赐、抚恤,对朝堂而言,也就不算是压力了。
拥有那样一支战意高昂的军队,无论是哪个国家,恐怕都能把实力相近的敌人击败!
而战争的胜利,往往意味着领土的扩张、百姓数量的增长,以及财富的聚集。
跟这些好处比起来,那些看似高昂的抚恤、奖赏,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这哪还是打仗?
哪还是报效国家?
抢别人的土地、人口、财富,再拿出其中一部分来奖励、抚恤士子,分明就是贼盗分赃!
一旦这件事真的被赵弘羽做成,那即便赵国军队的军事素养不变,战斗力也会有肉眼可见的显著提升!
而对于这样一个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军队战力的方式,天下各国却只能坐视,根本没法有样学样……
魏国崇尚重步兵,享有‘武卒’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