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大好河山呐~”
随着太阳从东山升起,一队人员齐整,甲胄齐备的队伍,便出现在了淮泗以西约十里处的大道之上。
品味着赵西清晨的清凉气息,一位着贵族打扮,明显身份不低的少年公子,顿时流露出了贪婪而又享受的神态。
看着少年的模样,一旁的魁梧壮汉淡而一笑,却并未言语。
而一行人明显奇异的装扮,自然也迎来了道路上的赵国百姓注意。
见此,那魁梧大汉稍侧躬身,同那少年眼神交流一番,便策马来到了身后的车队中间。
“竖旗!”
一声惊雷般的吼喝,顿时惹得道旁枝丫一阵乱颤。甚至有几只胆小的鸟兽,都被大汉的吼声给惊散。
待等两面由厚油布包裹的旗帜,被几位兵卒抬到队伍前端,挂在一支笔挺的木杆上竖起时,路上的赵国百姓,顿时嗡然安静下来。
只片刻之后,道路上的百姓,也同方才四散飞去的鸟兽一样,似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一般,各自加快了脚步,以这队人马为中心,向四方各自离去。
一阵短暂的喧闹过后,宽阔平整的大道之上,便只剩下了这队百余人的队伍。
在队伍最前端,两个士卒腰杆直停,鼻孔直对天空,扛着两杆大旗,率领队伍大踏步走向不远处的淮泗县。
那两面以蜀锦为地的旗帜之上,则绣着几个泛着金光的大字。
——魏!
——公子奚!
……
“殿下。”
在魏国使团高调驶向淮泗县衙时,赵弘羽却并没有在淮泗县城内。
准确的说,是整个淮泗上下的官吏,以及整个淮泗尉的兵官将卒,都不在淮泗县城。
听闻身后传来郑义的拜喏声,赵弘羽稍侧过身,眼睛依旧盯着远处缓缓驶来的车马。
“都准备妥当了?”
闻言,郑义自是拱手称是,旋即面带疑虑的看了看赵弘羽,却像是有什么话说不出口般,左右为难起来。
“郑县尉是不是觉得,本王如此作为,于淮西阵亡之英烈有所不敬?”
赵弘羽略带着感怀的声音传来,惹得郑义陡然一机灵,抬起头,却发现赵弘羽依旧是背对着自己。
暗自定了定神,郑义再一拱手。
“殿下说笑了。”
“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
“末将身为淮泗尉,一行、一止,唯殿下之命马首是瞻!”
毫不犹豫的表达出自己的忠心,郑义犹豫再三,终究是未再开口。
反倒是赵弘羽回过身,神情复杂的注视了郑义片刻,便长叹一口气,将手搭上了郑义的肩膀。
“郑县尉不必过虑。”
“本王今天的所有安排,都和魏国使团毫无干系!”
“便是魏使不来,本王,也依旧会如此。”
言罢,赵弘羽便拍了拍郑义的肩膀,见郑义抬起头,又满是诚恳的点了点头。
见赵弘羽这番架势,郑义终于是放下了心中的疑虑,略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却见赵弘羽又是轻轻拍了拍郑义的肩膀,便轻笑两声,向着矮丘下走去。
“走吧。”
“将士们该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