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矾说过,他并不喜欢奔波。他最喜欢的就是,回到苏州,经营家里的绸缎店,过着小日子。过年的时候,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到寒山寺,听寒山寺的钟声。
他似乎看见了李矾低头浅笑着,李矾就是这样,似乎总喜欢将热情的自己隐藏。
裕王抱起李矾,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召狱,任谁相劝,他都不肯放弃,无乱多艰难,他都要将他带出这里。等到裕王他们走出来,徐睿、周扬都已经等在了镇抚司的门口。李矾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朝中与李矾有着关系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是他们做不到像其他人那样无动于衷。
他们将李矾接到李家,已经颓然衰败的李家。李研的儿子已经三岁,但是太小的年纪没有见过李矾,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躲在母亲的背后,恐惧地看着这一切。
香菱正哭泣着给两个孩子穿上刚缝制好的孝衣,家里的厅堂里,所有的家具都已经靠边摆放,里面躺着一口漆黑的棺材。众人进了李家,接过王良为他们准备的白布帽子,他们都将白布系在腰上。
李矾生前认识的人并不少,但是治罪的两个月,足够吓跑他以前所有的朋友,现在院子里除了裕王,张白一,徐睿,周扬,并无他人。
众人还未来得及缓过神来,一道圣旨下来了,所有人未曾想过圣旨会降临到这个破旧的小院。
“皇上口谕。”
一声尖锐高亢的声音,拉回所有人思绪,众人跪接圣旨。
“李矾有罪,但罪不至死。其弟李研,驻守边疆,战功显赫。朕不会听信小人之人,李研仍是朕的好臣子。其兄遇险,李研本应回乡奔丧,但是边关战事告急,无法抽身,朕疼惜。”传旨太监是黄锦,可见皇上的“恩宠”。
“张白一,徐睿,周扬,你们与李研既有同窗之谊,又有兄弟之情,现命你们三人,代李研送其兄回乡。”黄锦继续念着,底下跪着的人都认真地听着,三人听到圣旨都回答:“臣领旨。”
“李氏灼华,身体羸弱,朕怜之,命太医诊治。裕王念君臣之情,留灼华于裕王府,朕恩许。”
黄锦念完,扶起裕王,问道:“王爷,灼华姑娘呢?”
裕王眼里所有的悲伤都没有了,转而涌出一簇怒火。这就是他的父皇,逼死了李矾,最后却将颜面留给了李研,同时限制了灼华。
这些愤怒并没有存在多久,转而又是那个温柔的裕王,说道:“大悲之后,昏了过去,现在已在王府了。”
“王爷,皇上说了,希望你理解万岁爷的苦心。”黄锦小声说着,仅他俩能听到的声音,裕王只是点了点头。
黄锦看着裕王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这才放了心,看着张白一,徐睿和周扬笑道:“三位大人,准备一下动身吧,皇上说了,封棺就走,不能耽搁。”三人正准备准备下跪接旨,黄锦拉起他们,说道:“快去吧。”
黄锦看了三人已经离开,而裕王却没有走的打算,于是行礼之后便回宫复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