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平给她的答案只有一个,“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人才不够。
她作为除了姜平外,最理解现代知识的人,管理工厂,作为总工程师。
别人没得说,因为没有人可以顶替她。
但她毕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等到晋国大学宫第一批人毕业,他们的专业知识。
估计小沐就比不了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姬箐箐和姜平护着她,她还能继续担任这个总工程师吗?
恐怕她自己都会主动退位。
要想不落后这个时代,就只有一条路,去学习,去研究。
用能力告诉所有人。
她就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顶替她,这样她才能站稳脚跟。
而且,新知识会让她思想升华,她能看的东西,也会大不一样。
“帝君大哥,我可以听你的,但是,等我从学宫回来,我还要去工厂。”
顾沫有着聪明的脑袋,能理解姜平的用意。
姜平点了点头,“可以,那你去准备吧。”
顾沫也是雷厉风行的女子,下了决定后,就不再多想,朝着目标去前进。
她的工作本就属于工部,现在又是系统管理,交接没有任何问题。
自认聪明的她,没有骄傲,选择了备考。
等着考试到来。
姜平送出的黑膝竹筒里,装的正是这次考试的考题,涉及到主流几个大类。
满分是一千分。
他只要前面八百个,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当然,自然有人想走一下后门。
这在过往,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这一次,谁也走不了后门,考题全程由御林军监控,没有一秒钟离开他们视线。
凡是和考题接触过的人,都被监控了起来。
任何消息都传不出去。
护送考题过程中,阵仗不低于女帝出行。
“简直就是笑话,不就是一份考题,能考出什么,这么大动干戈。”
“听说晋国为此投资了一百万,未来还要投资数千万到教育事业上来。”
“天才那都是天生的,就算花再多的钱,也变不出天才来。”
“我看,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今各界文人学士,几乎都不看好,晋国这一次教育改革,推行什么科举制,高等教育。
要从农民普通百姓中,培养出人才,真不知道晋国怎么想的。
农民大多都不认识字,怎么去教育后代识字?
不识字,就一切都空谈。
而那些士大夫,夫子,士族,乃至商贾世家,都是有学识的人。
哪怕他们不刻意的去培养。
子孙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眼界就要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十年寒窗苦读,就想超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绝对不可能!
普通人眼中,这一番教育变革,那又是另一副样子。
“能识字,就少吃几个亏,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别当一个糊涂虫就行。”
“我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多学一样,总比什么都不会要强。”
“儿子啊,你可得努力,能不能光宗耀祖,就看你的了。”
“别有太大压力,不管成绩怎么样,妈回家给你做红烧肉,我专门去学的。”
普通人也许想过要追上别人几代的努力,但是,最低的要求,能让生活过的稍微好一点。
这样难道不行吗?
一个人这样想不可怕。
若是千千万万户都这样想,那么,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阶梯。
这个阶梯无限长,无限宽。
所有人都能往上爬,能爬到哪一步,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姜平远远的看着这些芊芊学子。
国家需要青年的朝气,勇敢追梦的青少年,最是值得尊敬!
时代是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