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江吃完早饭,在附近找了一个公共电话,与祝书记通了电话,将第一天营业的情况,汇报给了祝书记。
祝书记听了很是高兴,当即表示下次送货,直接增加到10吨。还告诉刘三江一个信息,商海市这段时间好多厂子扩产,导致用煤量激增,秦黄岛原本五天发一次的船舶,现在每天都有去商海的船。
这样运输也就稳定了,也不怕市场上缺货。
挂了电话之后,刘三江去邮局一趟,为了防止信件丢失,特意花了0.2元寄了一封挂号信。
陈雨霏带着一位年龄六十多岁的账房先生,来到了商铺,帮着他们将所有账本建立起来。
一上午的时间,刘三江一直在忙活给上门的批发户装车,也没有时间陪苏晴去逛街了。
好在,苏晴也不是小家子气的女生,没有埋怨他,还带着姐姐苏菲来参观了这个商铺。
正好碰到有上门买货的批发户,经过刘三江询问,这位营业员并不是自己想要合作的对象,也就不能按批发价卖给他货。
听到刘三江四元每公斤的报价,批发户直接震惊了,只能悻悻而归。
苏菲看到这一幕,有些不理解,“刘三江,顾客都上门了,你怎么不卖给他?”
刘三江解释道:“姐,我之前把商海市区大部分市场都跑了一遍,每个市场筛选出一个口碑最好的商户,我的货只会批发给这些商户,这样我可以保证他们的专营的权利,他们也可以维护好我们商品的口碑。”
苏菲点点头,“你是想先利用批发户在顾客人群中的口碑,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然后以点带面,让所有顾客形成一个观念,你的货物就是最好的,这样你就不用去和其他人恶意竞价!”
不愧是学商业管理的高学历人才,一点就通。
刘三江说:“姐,我这个模式,还可以吧?”
“很不错。”苏菲表示很赞成,然后提出了疑问,“就是很点可惜,你的货物来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我问你,万一哪一天你那个亲戚想要定价权,到时你怎么办?”
刘三江顿时觉得苏菲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
祝书记也就保证这两年在昌潍地区,谁知道两年后,谁会接替他的位置,不是他能干预的。
到时候人走茶凉,与他合作还是不合作,还不是别人一句话的事情。
可这个问题,眼下他也没有能力去解决。
苏菲见刘三江沉默不语,又说道:“建立好品牌,你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把它卖个好价钱就是了。”
说得轻巧,刘三江作为一个理工男,怎么会卖掉自己建立起来的品牌,就和玩游戏养号一样,好不容易升起来了级,刷的装备,怎么可能卖给其他人。
又经两天的批发零售,商铺已经没货了。
之前在各个市场铺的货,只有两家没有回款。刘三江抽空去了这两个市场,找到商家问了缘由,得知给他们毛蚶早已经卖完了,可是其他的海鲜需要从东方水产码头进货,所以不敢得罪程队长,也就没有前来进货。
买卖不成仁义在,刘三江只好向他们要了一个优惠价,还表示以后要是想要合作,随时去提篮桥码头找他们的王经理。
好产品根本不愁市场,也就几天,全商海都认可了鲁东省毛蚶的品质。
周三的时候,第二艘货船靠岸了。
这次比上一次省事多了,好多批发户直接上手帮着卸了货。
过完称,他们直接将毛蚶从码头运走了。
十吨货,一早上就卖出去八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