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我没有去苏伯伯家!”刘三江言不由衷地说着谎话,“我学习学累了,就出去看了看商海黄浦江的夜景!”
胡校长伸手把刘三江推到一边,“不说实话!几个破路灯杆子有什么看头!”
刘三江刚想要离开,胡校长却又叫住了他。
“小刘,怎么才能让其他同学像你一样学逸结合?”
听到这个问题,刘三江差点笑出声来,还学逸结合,每天就在学校吃饭睡觉,什么时候学过习!
要是所有学生都像他一样,这学校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校长,这么努力学习,完全是因为同学们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
“哎!”胡校长叹了一口气,“努力学习是好事情,但他们都和从沙漠里逃命出来的幸存者一样,看见书本就像看见泉水,一头扎进去,没白没黑的往肚子里灌,身体哪吃得消!”
还别说,胡校长这个比喻太贴切了。
恢复高考,让这些文化断层的青年,重新认识到学习,真得可以改变命运。
以前听天由命、前途由领导决定的观念,有了改变的可能,让人们觉得有了盼头。
进入了大学,这些学生普遍患上了“知识饥渴症”,看见书本,比看见五花肉还要高兴。
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学习,也只是个体行为,学累了,总会知道休息。
可一群人都这么努力,就形成了恶行攀比!
昨天小B居然学习十二个小时,被小A知道了。
小A觉得自己,昨天才学了十个小时,这样自己落下了,这哪行!
于是,小A立志要学十四个小时,把昨天的时间补回来。
不幸的是,小A的这种行为,又被同样爱学习的小B发现了。
就像赌桌上的赌徒,小B直接宣布不论小A加多少,我全根!
有点像21世纪的高考,考高分的学生越来越多,把各个好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推高,这样也就导致高考大省出现了无数小镇做题家。
刘三江可是深受其害,明明高考成绩,比重点线高三十分,却只能进了一所末流985。这分数要是放在某些直辖市,北大清华随便挑。
为了再次防止这种恶性竞争,刘三江决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校长,要不教室和宿舍实行定点熄灯,没了灯光,大家不就回去睡觉了。”
胡校长微微颔首,“这个主意不错!熄了灯,看不见,还学什么习!解决了按时作息,那怎么才能提高学生们的体质呢?”
刘三江想起了学校食堂的水煮菜,连盐味都没有,“校长,提高体质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营养。我听别的同学说,咱们学校的饭菜质量和数量,都不如对面的学校,咱们学校的食堂菜品种类要是能丰富一些,再优惠一些,吃得好,身体倍棒!”
胡校长这次皱起了眉头,咬着牙点点头。只要一提钱的事情,领导一般都是这副表情,一副认真考虑,实际就是怕花钱的样子。
“食堂饭菜确实有点小贵,这个咱们学校也没办法,国家给各个学校的补助不一样,咱们学校没有多余的钱,给学生们提高饭菜质量!那是不是可以让学生们抽时间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
刘三江见胡校长没有采纳改善伙食的建议,也就失去了兴趣。跑操这种初中高中才有的项目,上大学了,就该自由一些。
但看到校长的表情,不像是在征求意见,反而像是在下通知。
校长也是好面子的人,这个时候就不能表达出来与之相反的意思。
“校长说得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我感觉跑早操,最合适不过了!”
刘三江本来想说做课间操的,可是课间操一般都是上午十点,他可不想天天去找班主任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