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也有一摊子事。
司务长忍不住追上来,“确定只有这些了吗?”
他也有几分不真实。
姜舒兰忍不住笑,“确不确定,三天后你不就知道了?”
这倒也是。
司务长也不再问了,反而为另外一件事情担忧了起来,“这罐头厂的工人,可不能随便招进来了,做罐头的法子太简单了,被人学了去散播出去,我们部队还怎么开罐头厂?”
这倒是。
不过,这些轮不到姜舒兰来管。
有司务长和周中锋操心着。
她拿着一个洗干净的莲雾,忍不住啃了起来,莲雾脆脆的,带着几分清甜,但是却又不是十分甜,那种味道很是舒服。
周中锋看她没有着急离开的意思,便忍不住提点了一句,“罐头厂的工人,你可以从自己人招。”
招谁?
招他们部队的人。
人不用太多,前期把罐头厂先搭建起来,后期若是销量大,在慢慢增加。
但是前期的选人,一定要把控好了。
司务长眼睛一亮,“我让小刘过来,在从我食堂后厨抽两个人,加上我,就是四个人,我就不信,这罐头厂的摊子,我们支不起来。”
别小看了这四个人。
等厂子一建好。
让果脯厂的工人帮忙分拣水果,给水果进行削皮,他们这四个人只需要做罐头就是了。
等着摊子彻底搭建起来后,后期在挑选可靠的人。
周中锋嗯了一声,又提了一句,“罐头瓶子,你要尽快找羊城那边玻璃厂订购了,另外名字还是用海岛罐头四个字吧。”
他们海岛出去的产品,统一用海岛,这也方便大家记住。
提起瓶子,司务长忍不住头疼,“我这恨不得忙得飞天,都忙不过来。”
又要招人,又要开厂,还要订购玻璃瓶子。
周中锋,“你可以找宋政委给你帮忙,我这些天准备跑一趟西北,可能抽不出时间。”
这话一落。
姜舒兰啃莲雾的动作也跟着轻了几分。
去西北?
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等出了厂子,周中锋扶着姜舒兰的胳膊往外走,“听到了?”
一开始,也没有瞒着她的意思。
姜舒兰嗯了一声,“什么时候去西北?”
这一来一回,没有半个月怕是回不来。
周中锋
抬手摸了摸她发梢,低声道,“不想我去?”
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乌黑的发丝,贴着莹白的面颊上,越发显得温婉又雅致。
是极为漂亮的那一种。
姜舒兰摇头,“那倒不是。”她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宝宝已经八个月零七天了呢,我怕你去了以后,赶不及孩子们的出生。”
若是错过了,那才是最遗憾的。
可是,任务就是这样。
周中锋上面接到的任务是三天后出发。
他有些内疚,下意识地紧紧地牵着她的手,“抱歉。”
“我会尽快回来的。”
一定会赶在孩子出生前。
周中锋不去不行,三个厂子的货物已经堆积在仓库了,快要堆满了,而且除了他,也没人能去西北了。
也只有他的身份才适合去。
他根本无法推迟,也不能推迟。
姜舒兰轻声道,“不用抱歉,这是你的工作,我一直都知道的。”
海风吹散了她的发丝,露出一张莹白如玉的面庞,“你能去看看爸妈,我也能放心一些。”顿了顿,“还有几天,我和娘他们一起在家准备些东西,到时候你一起带过去。”
她不是不讲理。
周中锋他早点去西北,公婆那边就可以少受一天苦。
这——
让周中锋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觉得自己这辈子何其有幸,娶到了姜舒兰。
回到家后。
得知周中锋三天后便要离开海岛,去西北基地。
全家人都跟着忙碌起来。
姜母做了几件棉衣和棉裤,是按照他们东北的天气做的大棉袄子,西北和东北差不多,冬天都是冷,无非是西北是干冷,还刮风。
她做的棉衣和棉裤,都是用的好棉花。
海岛这边因为天热的原因,用不上棉花,所以棉花卖得格外便宜。
姜母也不含糊,直接拿了姜舒兰他们两口子的定量,又去找了那团长他们一家三口的定量,再加上王水香一家子。
三家的定量。
凑齐了六斤新棉花,全部被她做成棉袄了。
知道是送到西北的,那老太太也捡起来针线活,和姜母一块做棉衣。
白日里面,就在院子里面铺上一层布,人坐在布上,借着日头的光亮,一个咔嚓咔嚓裁剪布料,一个往里面弹棉花。
姜母和那老太太都是几十年的手艺人了,这做起来也算是轻车熟路。
到最后,还剩半斤棉花,姜母用来做了两个棉花马甲,马甲不能做太厚,不然晚上睡觉穿着不舒服,贴身就更不舒服。
这半斤棉花,做了两件,每件都是薄薄的,但是却因为是上好的棉花,要说冷真不至于。
还能护着前胸后背。
那老太太手巧,还在给女方的那一件马甲上,绣了一丛梅花,还怪好看的。
旁边苗红云看了,和姜舒兰一起赶工,一人做了一副棉手套,露指头的那种,不影响干活。
姜舒兰真是见缝插针,因为出发的急,海岛罐头厂又没做起来,她连带着黎丽梅和王水香一起拉过来当壮丁。
黎丽梅一起在厨房帮她做罐头,王水香在外面帮忙看着院子的灶台。
那个灶台做的是脱水蔬菜,姜舒兰挑了几样,蔬菜厂没做的,打算给公婆开个小灶。
之前攒了一批,但是不够多,这才有了王水香来帮忙。
王水香也热心,一听说是送到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几个月都吃不上青菜,顿时热心得不得了。
基本上外面的两个灶膛被她包了。
而姜父则是在整理他之前在山上采摘的药材,都准备收拾收拾,伤寒类,分热伤寒和冷伤寒,分了十多包药草。
然后又有胃病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胃药。
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吃饭不准时,姜父猜到这一点,胃药这一类,他准备了五十副。
又有跌打损伤类的活络油。
还有上次给舒兰做的治腰疼的药膏,后面改善房子给猴子用,哪里想到猴子用了药膏后,是出乎意料的好。
连带着带来不少小战士都来朝姜父买药膏。
这不,这类药膏,姜父做了七八十幅,都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还有下火类的药,这个没分类,直接就是一大包,要是上火口疮便秘,都能抓一把泡水喝。
到最后,姜父犹豫再三,还是将给闺女准备的新鲜人参,从里面匀了一根出来,偷偷地塞在了里面。
任何人都没说。
不得不说,姜父准备得是真周全,在准备完药草后,还在每一副药草上面,分门别类写清楚用法。
姜舒兰在厨房做罐头,有时候出来拿东西的时候,看到姜父忙活,忍不住笑了笑,“爹,你这是把老本都給拿了出来。”
有些药,从山上采摘下来,姜父稀罕得不行。
俩孩子碰一下,都要被他打手,结果这次一锅端,全部打包给西北公婆了。
姜父哼了一声,“你公婆是个好人,他们值得。”
这种人不长命百岁,好好活着,身体健健康康的,太可惜了。
姜舒兰没拆穿姜父的嘴硬,拿了冰糖就进厨房。
黎丽梅已经可以掌锅了,姜舒兰就在旁边指点。
这一次做罐头,是做了大量的,就为了周中锋走的时候能带一部分离开。
姜舒兰一共做了五种,第一类首选青芒,第二类是木瓜,第三类是荔枝,第四类是白桃,不过桃子不多,是从供销社买的。
第五类这是黎丽梅拿来的快要笆园三华李,这些李子都特别硬,比较适合来做罐头。
一共做了两天。
用的也不是小瓶子,小瓶子不够,有的直接去供销社买的那种大泡菜透明的玻璃瓶。
一桶足足有十斤重的那种。
五种罐头,分别用十斤装的大罐子装了以后。
又单独用了几十个小瓶子,分门别类装了下,很明显,这些小瓶子就是姜舒兰,她公婆他们单独开的小灶。
特别适合揣兜里面,随时拿出来充饥的那种。
周中锋下班回来,就看到家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王水香在烧火做干蔬菜,远一点的地上铺着不用的大被单子,姜母和那老太太在做棉衣。
苗红云拿着毛线织手套。
姜父在整理药材,一包一包的,足足在桌子上摞起来几十包。
在往里面走。
姜舒兰和黎丽梅两人在厨房,做罐头。
是姜舒兰的声音,“丽梅,做完这一锅就不做了,咱们冰糖指标不够了。”
这些天,足足有了三四斤冰糖,这几乎是一家人一年的指标了。
甚至都不止。
周中锋闻,顿了下,她进去,就见到姜舒兰准备提着桶,他上去就接过来大桶,“我来。”
看着整个厨房内,柜子上,案板上,地上,全部摆着大大小小的罐头时。
以及外面的药材,棉衣,蔬菜。
这些,都让周中锋有些沉默。
“谢谢。”
姜舒兰抻着腰,忍不住道,“周中锋,你跟我们客气什么呀?”
她知道他的意思。
姜舒兰想了想,“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活,就只是想,让爸妈在那边日子稍微好过一些。”
“仅此而已。”不管是那老太太还是王水香,她们都是自愿的。
包括,姜舒兰也是。
她们想着,
她们在这边多做一些,那些科研人员在西北基地就能少受点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