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河把处理好的野兔挂在一边,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眼里闪着光:“春生,这不是玩笑。我是真觉得咱俩要是搞个山间餐馆,绝对能火。你想想,现在城里人不都爱这山野味吗?咱们有手艺,还有这山里的资源,搞不好真能干出点名堂来。”
陶春生瞥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你说得倒轻巧。餐馆不是光有食材和手艺就行的,还得有钱、有地方、有客人……这些咱们有哪个?”
王大河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过去:“你看看,我这几天赶山的时候,顺便画了个图。这地方是我之前发现的,离咱们村不远,靠近那条大路,风景又好,水源也近。咱们要是真想开,就把这块地整出来。”
陶春生接过纸,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你这是在哪儿找到的?这块地……不会是张老汉家附近吧?”
“就是他家后头那块闲地,”王大河点头,“我打听过了,张老汉他儿子在城里买了房,早不回来了。这地他老人家留着也没啥用,咱们去商量商量,说不定能租下来。”
陶春生有些犹豫:“真要这么干,咱俩可是把老本都得搭上了。再说,这山里的活儿可不比外面。餐馆一旦开了,咱们是不是还得请人?人手、设备,样样都得花钱。”
王大河眼珠一转:“这你不用担心。咱们先小打小闹,靠自己干起来,能省一分是一分。再说,咱们这赶山的手艺也可以留着,客人来了还能亲自体验抓鸡逮鱼,说不定更受欢迎。”
说干就干
经过一番讨论,两人越聊越兴奋,心里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山间餐馆。
过了几天,王大河果然带着陶春生去找了张老汉。张老汉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喝茶,看到两人走过来,笑呵呵地招呼道:“哟,大河、春生,你们俩咋来了?最近赶山可还顺利?”
王大河陪着笑脸坐下:“张叔,顺利是顺利,但今天我们来,是想跟您商量点事儿。”
“啥事儿?”张老汉放下茶碗,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
王大河搓了搓手:“是这样,咱不是看上您家后头那块地了吗?我和春生琢磨着,要是能租下来,搞个山间餐馆,您看行不行?”
张老汉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开餐馆?就你俩?这倒是稀奇了。”
陶春生连忙解释:“张叔,我们不是瞎说。现在城里人都喜欢这种原生态的东西,咱们山里的野味本来就受欢迎。只要地方选对了,肯定能成。”
张老汉听着,慢慢点了点头:“你们的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我那块地荒了好些年,杂草丛生,你们要是真想用,可得好好清理一番。”
“这个没问题!”王大河拍着胸脯保证,“地里的活儿,我们一准儿给您干得漂漂亮亮的。再说,租金您说个数,只要合适,我们就立刻开干。”
张老汉沉思了一会儿,最后摆摆手:“租金嘛,不着急说。你们先把地整起来,等赚了钱,再补给我点意思意思。”
忙碌的准备
拿下了地,两人立刻开始行动。清理荒地、搭建简易的草棚、采购一些基础的炊具和桌椅……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有一天,村里的张翠花路过,看着他们忙活,忍不住开口:“哟,你俩这是折腾啥呢?搞得跟大工程似的。”
王大河一边搬木头一边笑道:“翠花姐,咱俩这是搞事业呢!到时候开餐馆,你一定得带家里人来尝尝,给咱捧场。”
张翠花笑着点点头:“行啊,只要味道好,我肯定带人来。不过,你们这地方还得再弄弄,现在看着可不咋地。”
陶春生抬起头,擦了擦汗:“翠花姐,等咱们收拾好了,您再来看,那就大不一样了。”
餐馆初成
经过一个月的辛勤劳作,餐馆终于初具规模。他们给餐馆起了个名字,叫“山野味居”。虽然地方不大,但干净整洁,透着一股原始的野趣。
开张那天,两人准备了几道拿手菜:炭火烤鱼、柴锅炖鸡、香辣野兔,还有几样当地特产的小菜。一时间,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村长喝着小酒,点头称赞:“不错不错!你们这手艺,要是城里人来了,准得抢着吃。”
张翠花也忍不住说:“春生、大河,你们这菜真是有一手。我看啊,这餐馆要是能做长久了,咱们村以后说不定还能靠这个出名。”
意外的转机
就在两人忙着经营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客人出现了。那是个从城里来的旅行社老板,听闻这里的山野餐馆特地赶来品尝。
他吃了几道菜,眼睛一亮:“你们这地方,有没有兴趣合作?我们旅行社可以带游客来这里体验,你们只管提供吃住,收入我们五五分成。”
王大河一听,兴奋得站了起来:“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春生,你觉得呢?”
陶春生虽然也心动,但还是冷静道:“合作是好事,可咱们得好好商量细节,不能把咱们的根本丢了。”
旅行社老板哈哈一笑:“这点放心,我们追求的就是你们这山野的特色,绝不会干涉你们的经营方式。”
最终,他们达成了协议,山野味居成了旅行社的合作伙伴,从此生意越来越红火。
王大河擦了擦手,笑着坐到石头上:“春生哥,你可别小瞧我,这几年赶山,我啥没见过?不就是花样吗?你看这松茸炖鸡、腊肉炒野蕨菜,还有那个……叫什么来着,哦,对,酸笋鱼汤!光听名字都香得很。”
陶春生闻言挑眉:“瞧你说得轻巧,这可是门技术活儿。光这酸笋,腌得不好味道冲,腌得好才能提鲜。你行吗?”
王大河嘿嘿一笑,指了指自己:“我行不行,不是嘴巴说了算,得靠双手。这样吧,等会儿我给你整一道酸笋鱼汤,看你服不服气。”
陶春生放下手里的活,双手叉腰看着王大河:“成,今天就让我见识见识你的手艺。要是我服了,以后你当咱们餐馆的大厨,我给你打下手!”
王大河一听这话,立马站起来:“一言为定!不过咱得有彩头,要是你服了,就得让我明天少背五十斤柴火。”
陶春生哈哈一笑:“行!不过要是我不服呢?”
“那我明天多砍两车柴火,任你差遣!”王大河满脸自信,眼睛里满是斗志。
两人说定,王大河立马从竹篓里翻出酸笋,又挑了条肥美的鲤鱼。他麻利地在溪边架起柴火灶,锅里烧水,手脚麻利得像耍杂技。陶春生在一旁看着,啧啧称奇:“大河,你这刀功可以啊,鱼肉片得这么均匀,是不是偷偷练过?”
“那当然!小时候我家穷,腊月腌鱼都是我负责处理,练出来的。”王大河一边说一边把酸笋切成细条,又抓了一把野葱放在一旁备用,“这东西得慢火炖,急不得。”
陶春生闻着酸笋的香味,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你这酸笋是自己腌的吧?味道倒还不错。”
“那可不!我用的是老井水加山里采的野竹笋,一点化学的都没加。”王大河得意地抬了抬下巴,“等着吧,咱兄弟俩一人一碗,保管让你吃得连锅底都想舔!”
一锅汤在慢火上咕噜咕噜冒着热气,不多时,阵阵酸香夹着鱼肉的鲜甜扑鼻而来。陶春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大河,看样子是真有两下子。”
“那是!先盛一碗尝尝。”王大河用勺子舀了一碗递给陶春生,又给自己盛了一碗。他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嗯!鲜得眉毛都掉了!”
陶春生也不客气,喝了一口汤,眼睛瞬间一亮:“好家伙,真不错!这鱼肉嫩滑,酸笋清香,还有一丝丝辣味,够味儿!”
“服了吧?”王大河得意地看着陶春生。
陶春生点点头,举起碗来:“服了!以后开餐馆,你就是咱们的镇店大厨!”
王大河哈哈大笑,笑声在山间回荡:“这可是你说的啊!不过我看咱俩这搭档真不错,餐馆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山间味道’!”
陶春生拍了拍王大河的肩膀:“行,山间味道就山间味道!不过咱们得先搞清楚,这山里还有多少好东西能用。”
“对对对,这山货得摸透了。明天咱就上后山转转,听说那边有几片野蘑菇地,还有一条山泉里头有不少小龙虾。”王大河眼睛发亮,满脑子都是发财的计划。
陶春生点头:“行,那明天咱早起。别忘了咱们的目标是开餐馆,可别光顾着吃了!”
“哈哈,放心吧,吃归吃,计划归计划。咱兄弟齐心,肯定行!”王大河伸出手来,陶春生也伸出手,两只手在山间紧紧握在了一起。
夜幕降临,山风徐徐吹过,两个男人围着篝火吃着刚炖好的酸笋鱼汤,畅谈着未来的梦想。山间的夜空星光点点,似乎也在为他们的计划鼓掌欢呼。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两人背着工具和竹篓就往后山赶。一路上,鸟鸣声声,山花烂漫,两人时不时停下采摘一些野果。走到半山腰,王大河眼尖,指着前面一片草地:“春生哥,你看,那不是野蘑菇吗?”
陶春生顺着方向看过去,果然是一片野蘑菇地。他立马小跑过去,蹲下仔细观察:“嗯,确实是!不过这些蘑菇得小心,采错了可是有毒的。”
王大河不以为然:“放心吧,我认得,这种伞盖是圆的,柄上有细鳞的,是能吃的,味道特别鲜。”
陶春生点头:“行,那咱小心点,多采点带回去。这个要是拿来炖汤,肯定不错!”
两人忙活了一阵子,采了满满一篓蘑菇,随后又往山泉方向走去。果然如传闻所说,那条山泉水清澈见底,小龙虾成群地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