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年轻时是个能工巧匠,如今拿起工具依然得心应手。他精心雕琢着一块块温润的木头,不多时,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诞生了,眼睛处镶嵌的两颗小黑石子,让它仿佛下一秒就能蹦跳起来;
奶奶则在一旁,用五彩丝线耐心编织着精巧的中国结,手指灵动地穿梭,将对孙女的祝福都融入一针一线中。
做好后,二老便赶忙让家里司机送过去。于是,苏诗雨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老宅的包裹。打开一看,尽是这些充满童趣又饱含匠心的手工品。
有可以随风转动的纸风车,每一片扇叶上都画着可爱的小花;还有用布缝制的迷你香囊,清幽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苏诗雨轻轻抚摸着这些小玩意,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在老宅中专注制作的身影,那丝丝缕缕的思念与深沉炽热的爱意,透过掌心,暖进了心里。
苏家众人这段时间一直默默关注着苏诗雨在欧阳家的生活点滴。
他们看到韩母变着法地投喂美食,把苏诗雨养得脸蛋圆润;
欧父带着她横扫商场,让她尽享购物之乐;
欧阳子辰搜罗来的饰品能装满好几个抽屉,供她每日装扮一新;
欧阳子皓和白梨蜜月中都不忘寄回各类稀罕礼物;
就连深居老宅的爷爷奶奶,也托司机频繁送来饱含心意的手工艺品。
这一桩桩、一件件,苏家父母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原本将女儿送回欧阳家时,他们满心担忧,害怕女儿受了冷落、遭了委屈。
可如今,看到欧阳一家上上下下如此真心实意地疼爱苏诗雨,他们高悬的心渐渐放下。
私下里,苏家父亲拍了拍苏家母亲的肩膀,感慨道:“看来,咱们当初的决定没错,欧阳家是真把诗诗当宝贝,以后就算诗诗彻底融入那边,咱们也能踏实了,她不会受委屈的。”
苏家母亲眼含热泪,微微点头,为女儿能得这般宠爱而倍感欣慰。
短短一个月的时光,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直直照进了苏诗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些与欧阳家人相处的日常,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
韩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的慈爱笑容;
欧父豪迈地为她挑选衣物,眼中满是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