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要用人家儿子,你不给人家一家子甜头?样样捏在手心里,让人羡慕,甚至嫉妒,倒不如松松手,漏点儿无关紧要的东西出来,反而能把日子过得更顺畅些。”
“还是老夫人想得远。可惜三房的六公子还小,现在瞧不出来。”谢嬷嬷感叹道,三房还真是因着二房,成了个添头。
“世家兴盛,也不能光看男人,府中姑娘也不少,到时候联姻,好好经营这层关系网,也是侯府的助力。”
“是啊,哪个大家世族不是姻亲遍布,咱们府上对姑娘们的教导,也从来都不差的。”
“女子出嫁,娘家是靠山。可娘家要是不对她们真正上心,以后她们在婆家站稳脚跟,有了好处,又怎会愿意与娘家人守望相助呢。”
“古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侯府有您老人家在,这府上想不富贵都没天理。”
“你个老货,竟说好话哄我。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这个老不羞,也只能做点儿不打紧的小事咯。”
---
“姑娘,再过半个月府里的大姑娘就要出阁了,我打听到不少人给大姑娘添妆,咱们要不要送?”王妈妈愁得很,从姑娘进府,跟那大姑娘也不过打过两三回照面,一次是在老夫人那里,另外两次是在侯夫人那里。
说过的话,除了互相见面问个好,多余的一个字都无。
“送吧,旁人都送了,我住在府里,不送也说不过去。”花思蓉也很无语,这位侯府大姑娘貌似对她的出现很有意见,她也不知道自己何时得罪了这位大小姐。
“可这送什么好呀?也不知道这府里的其他小姐都送什么,咱们要是知道了也好有个参考。”王妈妈继续絮絮叨,“这送贵重了,抢了其他小姐们的风头。这要送简陋了,又恐招来笑话。”
“我与那大姑娘没甚交情,不过碍于姨母是她的嫡母,这才有了关系。妈妈过两日出府去首饰铺子,挑一对镯子,约摸着二三十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府上姑娘家的月例银子,嫡出三两,庶出二两,这二三十两银子买来的镯子,也够出手送礼的了。”王妈妈应承道。
春燕在一旁听了也插话道,“我现在在府里也有两个相熟的丫头,我听她们说,三房的五姑娘八姑娘就准备送块自己绣的帕子和香囊呢。”
帕子香囊能值几个钱呢,不过是三房自己银钱都不凑手,哪里能个个都送金银首饰来添妆,打头的有三房主母金氏出了血,下面小的自然就更看重情谊了。
帕子、鞋子、衣裳、荷包这些,带去夫家也是用得着的。
“礼轻情意重,春燕出去了不要乱说。你在外头听来的,只管回来悄悄跟我和妈妈说,在外头万不能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说长道短的,你可知?”花思蓉适时提点。
“知道了,姑娘。”春燕这些日子,也见了不少事。她现在最知道话不能乱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祸从口出,到时候姑娘都救不了,那才是死定了。
隔了几日
“姑娘,瞧,这就是我出府寻来的玉镯子,姑娘瞧着如何?”王妈妈一从外头回来,就钻进了西厢房,让自家姑娘瞧瞧自己的眼光。
花思蓉打开匣子,并没有拿那镯子,“瞧着水头还可以,中规中矩,也不出格,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