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爷还在的时候,她在府里还存了心思要跟沈氏憋苗头,可自从老侯爷去了,他们二房的老爷也丢了官职,回府当个闲人,一家子都成了要靠着长房过日子的附庸,到底底气不足,且以后儿子女儿的婚事,通通都得借着侯府的名头。
可要她一味地做低伏小,又心中憋屈。因此,平日里也就只敢挑着场合讲讲酸话,不痛不痒的发发牢骚。
三房夫人金氏,生性掐尖要强,最爱挑拨,这会儿怎么可能不跳出来说上两句,“可不是,咱们府里的六姑娘都被比下去了。”
金氏的出身本就一般,丈夫也没个出息,她膝下只得了一个五姑娘,好几年不见喜,只得让妾室先生了三房的儿子。
大概是觉得这府里谁都看不上她,反而什么话都敢讲,让人又爱又恨。
五姑娘坐在金氏旁边,隐晦的扯了扯她娘的袖子,姐妹们在一处进学,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况六姑娘再不受大伯娘待见,那也是侯爷的亲女儿,再不济六妹妹的亲娘还是侯爷后院最得宠的姨娘,地位仅次于大伯娘。
六姑娘瞧着年龄小,面薄,可她姨娘是个聪明的,从来都教导她不必在姐妹堆里争个输赢,以后的日子且长着呢。
因此,听了金氏的话,只作耳聋不知。
“女子当以德貌兼备为荣,德在前头,可见世人还是更加看重德行。”说话的是二姑娘。
此话一出,长辈们也不好再拿容貌说事,毕竟侯府里众所周知,二姑娘是长得最普通的了,完全避开了父母的优点,让自己生得普普通通。
要不是侯府里有勋贵世家的底蕴,养出了通身的贵气。她换身普通的衣服,混在人群里,真是没法第一个被看见。
老夫人笑看着一切,她平常是不管这些小打小闹的,纵使她能以长辈的身份压下来,只看表面的平和,可孩子们以后总要嫁娶别家,府内的小事儿都处理不好,以后遇到更棘手的事情又怎生是好。
至于两个庶媳,不是老大家的对手,就当看个闹热吧。
倒是花思蓉有些不安,才见第一面,就差不多把府里的姑娘都得罪了个遍,手心都忍不住冒汗。
老夫人是个贴心的老人,她拍了拍花思蓉的头,转移话题,“蓉姐儿可读过书?”女孩子还是要多读书,这脑子才能聪明些。
瞧瞧她家二姑娘,虽然长相不出众,可却是府里最有才华的女子了,这就是她婚嫁的敲门砖。
花思蓉不知侯府姑娘的学识水平,她在闺中上学的时候也不太认真,自觉上不得台面,遂羞赧答道:“只识得几个字。”
‘噗-’三姑娘忍不住笑出声,本来这是嫡母娘家侄女,她是不敢当着一家子人的面怠慢的,可还是忍不住。
四姑娘与三姑娘同岁,四姑娘仗着二房嫡出的身份,总喜欢与大房的三姑娘互掐,她还能不知道她想什么,“三姐姐笑什么?莫不是笑话新来的表姐只会打算盘?”
侯夫人新来的姨侄女,是个守孝的商户女,他们几房人早得了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