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浙江最早有关陈氏的记载始于汉代。当时陈氏在山阴(今绍兴)、上虞、乌伤(今义乌)就有繁衍,出了一些当地名家望族,如陈嚣、陈业、陈宫等。后来,随着朝代更替,由外地迁入今浙江境内的陈姓人口越来越多。可以这么说,浙江陈姓的发展史就是浙江姓氏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浙江的第一大姓为陈氏,占全省人口的7.74%,陈姓人口有352万人。陈氏作为浙江第一大姓是当之无愧的。根据浙江各地县市志姓氏的记载,陈氏是17个县市的第一大姓,这17个县市分别是临安、上虞、义乌、金华、磐安、诸暨、余姚、慈溪、象山、景宁、天台、玉环、乐清、苍南、丽水、青田、湖州。
浙江各地陈氏具体源流如下:
东晋永和元年(345)前,今县境内即有陈姓居住;唐乾符年间(874~879),一支自福建避乱至,居今高龙殷家洋,至二十一世一脉迁入今城关;唐末一支自福建迁入今桐山陈家宅;后晋时(937~946),一支自中原避乱至,居今高桥南鉴,至八世转迁今岩下晋岙;五代末年,一支自福建避乱至,居今城关屏下;宋开禧年间(1205~1207),一支自黄岩建山迁居叶屿(今田洋乡楼山),一支自乐清迁居新河;宋末仙居名士陈仁玉隐居石塘,子孙三世不仕,元至顺间(1330~1333)后裔转迁黄岩金清,其中八房又迁入小坞根;元代一支自东阳迁居前泸(今泽国前炉);明正统二年(1437),一支自福建迁居箬山。一支祖籍陕西长安,后梁时有官于明州者,后定居境内松林乡下陈村;一支祖籍台州,吴越国时有人来县为官,后定居三石茅渚,繁衍聚居大桥、西坞、江口、萧王庙、跸驻、莼湖、鲒崎、桐照、杨村等地。
王姓
王姓源自于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或者君主的称号,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普遍的姓氏。王姓有很多来源,如出自姬姓的周王室、出自嬴姓的秦王室、出自赢姓的吴王室等等。王姓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如唐代诗人王维、宋代理学家王阳明等等。
王姓是浙江省最多的姓氏,有1039.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6.1%。王姓在浙江省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和温州市。从全国范围来看,王姓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其次是川、皖、苏、辽、黑、晋、鄂、陕、浙、甘十省,总体而言北方王姓较多,东部王姓密集但分布均衡。
左原王氏的始祖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的王泽东汉,他由川南郡守迁中都尉,后居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历经多代,至十九世仲华时,王氏家族由晋阳徙居钱塘(今杭州市)。至二十五世庆嗣,于五代末年从钱塘徙居乐清左原,成为左原王氏的始祖。家族传承中,王十朋是南宋时期的状元,为左原王氏增添了显着的光彩。王十朋的祖父王格时,家业开始兴盛,在左原西畴和东皋两处置田地二百亩。王十朋的父亲王辅开始从农转儒,形成了耕读并重的家庭传统。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是南宋的状元,也是左原王氏的杰出代表。他历任多职,为官清廉,力主北伐,是南宋时期的爱国名臣。王十朋着有《梅溪前后集》(又称《梅溪集》),其着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编写的《家政集》提出了“敬祖,继志、孝敬、相敬、友悌”五种治家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家训。左原王氏的后代广泛分布在浙江等地,其中乐清市是其主要聚居地之一。王十朋的故居位于乐清市淡溪镇梅溪村,成为后人纪念和研究的对象。
张姓
张姓发源于今河南濮阳、河北清河,是黄帝姬姓的后裔。秦汉时期是张姓迁徙的重要阶段。西汉末年,张姓迁至浙江。明朝时期,浙江成为张姓人口集中的地区之一。近代,张姓已成为浙江第四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