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 绘图制机寻木匠,创新牙膏家人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刘为顺接过图纸仔细瞧了瞧,心里盘算着,做完一套大概得花三天时间,这样算下来,一天能有三十三文钱。要是熟练了,一天半时间做一套应该差不多。要是有儿子帮忙,熟练了或许一天就能做好一套。想到这儿,他不禁笑着说道:“好的,正轩,你要做多少,啥时候来取?”

“先各做十套,可以用的话以后还要很多。”刘正轩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让我家刘忠来给您帮忙。”

“有我家正光帮忙就行啦。”刘为顺赶忙说道,紧接着又询问起图中的一些细节。刘正轩则耐心又细致地一一进行解释,一直到刘为顺完全弄明白为止。刘正轩先拿出三两银子,随后带着刘忠回了家。

原本刘正轩是希望刘忠能跟着一起做事,这样不但速度快,还能相互交流学习,然而刘为顺却不愿意,刘正轩无奈,也只好依了他。

回到家中,来福已经做好了几支铅笔,刘家的七个孩子每人都拿了一支。刘正轩安排刘忠跟着来福继续制作铅笔,自己则走进屋里,开始用铅笔画斜织机图,同时还画了烧烤架子图和铁签子尺寸图。

等他把这些图纸全都画完,刘为宗也回到了家。

“爹,跟村长谈妥没?”刘正轩急切地问。

“谈妥了,一座后山两百两银子,明天跟村长去县衙登记造册办地契。”刘为宗回答。

“太好了,爹,您明天去朝阳县城买点做织布机的木材和做木工的工具,我让刘忠在家也试试做一套,其他的都和刘为顺谈妥了。”刘正轩兴奋地说着,然后把画好的烧烤架子图纸递给父亲,接着说,“爹,您明天去朝阳县城,顺便找李铁匠把这个打出来,我后天去取。”

“这又是什么?”刘为宗看着图纸,满脸疑惑地问。

“等做好您就知道了。”刘正轩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这铁签子做一百个。”刘家人多,以后也会更多。

见儿子不愿多讲,刘为宗便不再追问,转身去找他爹刘方亮商量明天盖房的相关事情。

等到晚饭的时候,来福和刘忠又制作了不少铅笔,熟练之后,他们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晚饭后,几个孩子又缠着刘正轩要他讲故事。这次刘正轩可不干了。刘正荣和刘正萍又哭又闹,还不停地撒娇,死缠烂打。

看时机差不多了,刘正轩说:“要讲故事也行,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刘正荣和刘正萍异口同声地问。

刘正轩说:“我讲一集故事,你们就用铅笔把故事写下来,要我讲多少,你们都写多少,你们可以轮流写。”

“可以,二哥您就开始讲吧。”众人齐声回答。

“好的,今天开始给你们讲《西厢记》。”刘正轩说,“你们写本子时按照这个字体写。”说着拿出写好的一页仿宋字给他们看,仿宋字简单容易掌握。等几个人学得差不多了,刘正轩便开始不紧不慢地讲述起《西厢记》。

《西厢记》是元代的杂剧,一直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讲的是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最终修成正果、喜结连理的爱情故事。

西厢记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它的文辞优美华丽、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情感跌宕起伏、文笔细腻入微、人物刻画传神。不过刘正轩不是用元曲的形式,而是用白话文给他们讲。他在讲述的过程中,刘正荣拿着铅笔在纸上认真书写,几个孩子在旁边帮忙记忆、提醒和更正。刘正轩看到他们写得没错,就继续往下讲。

一晚上讲了四集,几个孩子轮流着写,尽管他们还想听,可几个人的手都写酸了。旁边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听得入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