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64章 意想不到,养老院里也能赚钱(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大雷兄这厮还是准备的很充分,回到南城区就开了个会。

拿出八个人来专门研究稻田养泽蛙,被人们戏称为“小蝌蚪”的君。

倒也还比较贴切,蝌蚪君就蝌蚪君!

只要能帮大王庄村百姓致富,当蝌蚪君又如何?

就算要劳资的蝌蚪,还不一定给呢?

这些蝌蚪可都是个宝贝!人家叶先生赏赐了如此多的蝌蚪,都没要一分钱。

先赊给老百姓养,养大了人家还高价回收。

天上掉馅饼也没这么香吧?

八人小组紧跟在周工的后面,开始驯化泽蛙的环境适应。

第一个驯化池,设在了两仪村养老院旁边。

那里本来是开挖出来的两口藕塘,因为没赶上种藕的季节。

李金枝安排人搞了一些观赏莲花,现在已经陆续开了。

闲不住的十几个老人,捞了一些鱼虾之类的,放进了藕塘里。

这还不止呢?

他们一致认为,这新开的藕塘肥力太差,有事没事的就弄些蒿蒿草草的回来。

坐在院里、悠闲的扎成了刷子粗细的小把,然后踩进藕塘底部的淤泥中。

笑眯眯的说,这样能增加藕塘的泥土肥力。

如今村里捡不到牛粪了,如果还能捡到牛肺,他们绝对会抬着筐子,拿着粪叉出去擒屎。

老年人的观念就是不同,看着莲花,他们想到的是,淤泥里长的嘎嘎的莲藕。

既然叶老板给搞出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也得出点力。

让这藕塘里长出一些藕来,多少也能补贴一二。

当周工带着人,驮着若干的泽蛙过来时,老人们都无比的惊讶。

“泽蛙,这玩意儿还有,不是好多年不见了么?”

“就是,我记得那还是多年前,桃花溪里好多,随便抓了回家宰了吃,那时候还舍不得放油,经常糊锅呢!”

“看着这东西,我想起来了,当时家里喂了一只猫,天天跟我相依为命,可这小东西嘴刁的很,除了吃鱼就是好这一口了。

还是无极那孩子偶尔给我几只,我用狗树叶一包,放在热灰里闷熟了,猫儿吃的可欢了,构树叶打开的那一瞬间,真是香的要死……”

拄着拐杖的老兵爷爷,眯着眼睛陷入了回忆。

跟随着周工的叶樱子,听了老兵爷爷的话,禁不住眼前一亮,嘴里竟然迫切的有点想尝尝这种吃法。

叶樱子

于是乎,她就跟老兵爷爷套起了近乎。

“老爷爷,您说的这种烤制方法,真的有那么香、那么好吃?”

“女娃娃,当然有啦!你不知道爷爷我小气候,那时候桃花溪里还有娃娃鱼,放牛的时候我逮住了娃娃鱼,就在地上挖个洞,用构叶包了娃娃鱼,埋在坑里,拣些干柴在上面生一堆火,等火烧的差不多了,娃娃鱼也烤熟了,那个香啊!整个老君山都能闻到……”

看着老君山方向,老兵爷爷的儿时记忆,又浮现了出来。

岁月真是把杀猪刀,一晃自己竟然快混了一个世纪了。

众人听了老兵爷爷的话,放完了泽蛙,都围过来听着他的美好回忆。

说起现在的泽蛙,还需要人工养殖后,老人呢都有些唏嘘。

确实如此,过去田间地头,多如牛毛的东西,现在已经渐渐的成了稀罕物。

蚂蝗、鳝鱼、王八、乌龟,几十年前,稻子地里、渠沟里到处都是,随手就能抓一些回去。

村里人都还不愿意弄着吃,这些东西太费油了,还费佐料。

更多的原因是,人人都有忙不完的农活儿,哪有空儿在家里整这些。

抽空还到山上去割几捆蒿草,挑到田间地头呕做肥料。

现有的两个大池塘,正好用作泽蛙的环境适应地。

水质已经被老人们给整的基本达标了。

周工原来还愁的过度水池,这一下子都给解决了。

他甚至怀疑,这都是叶无极提前计划好的。

两个藕塘的水质,已经变得浑浊了,含氧量较之河湾里,也差了好几个档次。

实在是适应这些泽蛙的再好不过的场所。

而且这两个藕塘也足够大,每口都有四五亩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