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丹阳,鲁老正站在城墙上,在他身旁站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身上透出一股上位者的威势。
“鲁老,多谢你的传信,我爹让我向你带声好。”中年看向一旁的鲁老,神情恭敬。
“唉,可惜我的传信还是慢了,不然,菏洲关也不至于会丢!”鲁老闻言,叹了口气。
“奸相误国,即使鲁老早早传信,怕也改变不了什么。如今,只要能够守住府城,我父亲会亲自带兵过来,将北辽赶出菏洲关的。”
中年淡淡出声音道。
他声音带了丝复杂,提到父亲时,也带了丝傲然。
“老太师不愧是大羽柱石,四十三年前,他能够打退北辽,这次,老夫相信他一样能够打退北辽。”鲁老眼中露出一丝恭敬。
说到这,他语气一变道:“这么多年,你小弟还没有消息吗?”
中年闻言,眼中露出一股复杂道:“小弟的消息有了,不过,他已经过世,只留下一个孩子,若不是小弟将玉佩留给了那孩子,我还认不出他来。”
鲁老闻言,皱了皱眉。眼中有一丝诧异。他想到了苏渊的身影。心中微微有些失落。
“找到了吗?这么说来,老夫的猜测错了?”
“什么?!”中年没听到鲁老的低语,疑惑的问道。
“哦……没什么,”鲁老笑了笑,他岔开话题道:“对了,你小弟的孩子叫什么?在哪找到的!”
中年闻言,脸上露出一股笑意。
“那小子叫苏有才,二十一岁,已经考上了秀才,马上就要参加春帏,我想过几天,让人送他回京,正好去京城参加春帏。顺便也可以京城考秋帏。”
“说起来,也是碰巧了,我今年本就是负责府城的举人试,刚来府城没多久,在丹阳书院就碰到了他,要不是他身上佩戴着我娘留给小弟的那块玉佩,我还没认出他。”
“我也问过一些问题,他也正好答上了,他爹身上左肩上有一个洛字的烙印,那是当年情况紧急下,我娘用我爹的金令在小弟的左肩上印下的,还留了一块玉佩。正好对上!”
鲁老闻言,神情更加复杂、
“鲁老,你这是……”见鲁老神色不对,中年试探的问道。
“你可还记得我跟你提过我拜师了……”鲁老看向中年,笑了笑道。他脸上露出一股佩服。
“你说的是那个叫苏渊的!听说,他在菏洲关立了大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起来,他也姓苏,倒是巧了!跟我们侄子一个姓。”
中年一阵轻笑道。
“你小子,没大没小,那可是老夫师父,你怎么也得叫一声师公。”鲁老白了中年一眼。
说到这,他声音带了几分自傲。
“师父立大功,当然为真。十万北辽大军,就因为被灭了五万多!这等智计,几人能及、”
这时,他看向中年,叹了口气道:“他,长得跟太师年轻时有七分相似,我本以为他可能是你洛家人。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
中年闻言,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丝异色。
“哦,是这样吗?那有机会,我倒是想看看这位苏小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