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鹏举的犹豫仅仅持续了一秒钟,
对于选择谁,其实也没有多少犹豫,
虽然武媚娘最终成为了女帝,
但那也是她经历了种种危机后,经历各种政治斗争,
在李治病死,太子失能的情况下,彻底掌握了权势,强行登临帝王的存在。
而如今的武媚娘还只是刚过二十五岁,
即使在未来,也是离开大学,没多久的女大学生,
她目前还是依附于李治,与宫中的那位皇后隔空斗法,图谋着皇后之位。
相较于未来那年老的且权势滔天的女帝,
此时的武媚娘除了貌美和提供情绪价值外,也没了其他实际的作用。
至于李治,虽然因为年轻,未能完全掌握皇权,
但已经年过二十二的李治,早已经有了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在一定情况下也能激发自己的权力。
“看样子,没有什么犹豫的了?”
鹏举毕竟是一位理性的航天员,他舍弃了眼底的含有某种期望的武媚娘,选择了当今帝王李治。
……
650 年夏,朝中大臣,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自从开春时,李治去过一次北方的黄陵县,
那里似乎有什么奇怪的吸引力,让李治不时地跑到那里。
这让宫中的人,很是奇怪,一些大臣也希望,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限制一下帝王的行为。
可面对大臣的询问,李治只是回答,前去打猎罢了.
若是换做其他朝代,如此说法定是站不住脚,甚至会引来非议,
但在这前期的李唐却有些不同,那的李世民便是重度的打猎爱好者,
号称以人为镜的魏征都无法劝说李世民打猎的行为,
即使到了晚年,李世民在宫中亦是不安非,他教导宫中女人骑马,带领妃子在宫中追猎一些小动物。
而李世民的行为也深刻的影响到了李治,到宫外打猎也是他的爱好。
……
“按照先皇所言,外出乃是为了体察民情,打猎反而是次要的,那些劝诫之人难道是要帝王在宫中当耳路闭塞的慵主!”
“当今皇上也是如此说的,那二位辅政大臣自是没办法劝说了。”
一处酒坊中,一群士子聚集在这里,自然是要讨论国家大事,而在议论间,便说到了当今陛下的异常:
“虽是如此,但若是外出遇到危险,那……”
“哈哈,这天下有什么能威胁的到我大唐的天策军。”
说到的李世民留下的天策军,一众士子皆是点头认同。
在这些士子热烈讨论中,有人来到了其中一位士子的面前,低声询问道:
“怀英,听说你外派的官职被留置了?”
听到有人向自己问话,狄仁杰抬头望去,却见一个面带忧愁的男子。
看到此人,狄仁杰也认出了这正是在长安干谒的骆宾王,
他与这骆宾王并不算熟,不知为何会与自己搭话,
见骆宾王询问,狄仁杰也不好不理,只能模棱两可的回应了一句:
“外放当官之事,我还等消息,不知观光这里可有所得。”
听到狄仁杰询问骆宾王叹息一声:
“我比不得那些拥有门阀的大族,至今都无所得,等过几日我便会返乡义乌。”
见骆宾王如此消极的模样,狄仁杰眉头微皱,对此人他到有所耳闻。
他在孩童时,便有天才之名,其他孩童在哭闹玩耍时,他已经能做出咏鹅这样的诗。
等到年长,其诗文才华更是出众,如此才华,本应该轻易考中科举,毕竟大唐的科举科目中便有诗文一项,
擅长作诗的骆宾王,本应该轻易中举才是,可没想到,他竟然落榜了。
所幸在这唐朝还有类似察举制的方式,
将自己的诗文写在一条木板上,投递于高官权贵府中,以求富贵,这种形式便是干谒。
作诗在唐朝,真的可以当官,因此唐诗也开启了盛世,
只可惜干谒的名声并不好听,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走正路。
然而,骆宾王的干谒也没求得一官半职,
追根溯源,还是骆宾王的出身有问题。
骆宾王既非大族,又来自南方南朝旧地,很难融入这以北方权贵为主的大唐官场。
而狄仁杰与骆宾王的交集,也只不过是他在科举后,士子聚会时,见过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