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0章 韩王忧心(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春日的暮色笼罩着韩国国都新郑城,城中灯火初上。

韩王正和大臣们在宫中议事,忽见一名信使匆匆入殿,跪地叩首。

\启禀大王!秦国有急报!\

韩王放下手中的竹简,凝神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秦国大规模修筑官道,已经从咸阳通往渑池。\信使喘着粗气道,\而且此次修路与往常大不相同。\

\有何不同?\韩王追问。

\回大王,秦国此次修路用的是新式路基,五层填土,用料考究。路基稳固,可通大车。

最要紧的是,他们动员沿途百姓参与其中,进展神速。

臣打探得知,仅一月工期,便已完成二十余里。若是按这个速度,不出半年,就能修到我国边境!\

殿中大臣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这岂不是要修到我国门口?\

\秦国此举,分明是为了方便调兵遣将!\

\如此宽阔的官道,大军随时可至啊!\

韩王的脸色越发凝重。

他起身走到殿中的地图前,目光在秦韩两国的边界线上徘徊。

\大王,\左相张开忧心忡忡地说,\秦国近来动作频频,先是推广铁器,又大修官道。臣恐怕......\

\说下去。\韩王低声道。

\臣恐怕这不仅是为了发展商贾,更有军事目的。试想,若是这些道路修成,他们的大军可以轻易开进我国腹地。到那时......\

韩王闭目沉思。

作为一个小国之君,他太明白秦国的野心。

但此刻的韩国,却已不复先祖时期的强盛。

\诸位爱卿,\韩王环视殿中众臣,\当此之时,我韩国该当如何?\

\大王,\兵部大臣魏庄立即出列,

\臣以为当集中国力,在边境修建防御工事。秦国虽强,但若我军据险而守,未必不能抗衡。\

\不可!\户部大臣李硕反对道,

\我国国小民寡,如何与秦国硬拼?况且修建防御工事,不仅耗费巨大,还会刺激秦国。臣以为当示弱求和,以缓秦国兵锋。\

两人争执不下,殿中气氛越发紧张。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大王,臣倒是有一计。\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官员。

\说来听听。\韩王示意他继续。

\大王,秦国虽强,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冯周踱步上前,

\臣观秦王性格,最是好大喜功。若是有人献上一个看似利国利民,实则劳民伤财的大计,说不定能让秦国自己先耗去元气。\

韩王眼前一亮:\此话怎讲?\

\秦国现在正在大兴土木。\冯周指着地图说道,

\若是有人献上一个更大的工程,比如说水利。既能让秦国耗费人力物力,又不会引起他们的警惕。这岂不是最好的计策?\

\好!\韩王拍案而起,\冯卿此计甚妙。只是,何人能担此重任?\

冯周微微一笑:\臣举荐一人,此人精通水利,智谋过人。若由他去,必能说动秦王。\

\是何人?\韩王急切地问。

\此人名叫郑国,现居汝南。他不仅深谙水利之术,更善于谋划。\

韩王沉思片刻,果断下令:\速去请郑国入朝!\

汝南城外,一座幽静的庄园内。

郑国正在书房中研究水利图纸,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家仆匆匆推门而入,\韩国派人来请!\

郑国抬头,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使者正恭敬地站在门口。

\郑先生,韩王有请。\使者拱手道,\事关国家大计,还请先生即刻启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