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在朱元璋的心中,杨广不仅不是史书之上描述的残暴、淫乱之君,而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王。
甚至杨广之功绩,在朱元璋的心中不下于祖龙,都是对华夏有着巨大贡献之人。
但奈何,杨广虽有雄心壮志可却是错估了行事,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
【笔者在这里解释一下,真不是给杨广洗白!在笔者的理解中杨广就是这样一人,很多资料没办法在这里一一列举,但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杨广一生不过一后二妃,子嗣更是只有四子两女。
若是这般帝王都能算作是荒淫之君,那么李渊、李二还有娶了后妈的李治又算什么?
好了废话不多说,书归正传。】
朱元璋自然知道读书人的厉害,更加清楚若是触碰到他们的底线最后反弹会有多么的严重。
说天下动荡都是轻的,一个不慎大明覆灭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听完汤和的话语之后,朱元璋当即就陷入了沉思。
他可不想自己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大明二世而亡。
“不行!不能让允熥这般莽撞,咱必须要阻止他。”
半晌之后,朱元璋长身而起,丢下一句话便是准备出门而去。
看他的样子是真的急了,大有要亲自入宫去阻止朱允熥的意思。
汤和和傅友德对视一眼,赶紧起身将之拦下。
“上位,不可啊!”
“你们何意?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咱的大明就这样被那些腐儒给弄得千疮百孔吗?”朱元璋双目圆睁,很明显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傅友德用责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汤和,似乎是在说‘汤帅啊汤帅!您怎么就管不住自己那张嘴呢?这样的话说出来,以咱们上位的性子还能坐得住才有鬼了。’
表面上却仍旧是堆着笑容,劝道:“上位,您不必惊慌!陛下雄才大略既然提出教育改革就肯定不可能想不到这些的,而且之前陛下登基之时对付那些学子您也亲眼看到了。
臣倒是觉得陛下这样做或许早有准备……”
听到劝说的朱元璋虽然依旧着急,但心里也算是慢慢平静了下来。
眯着眼睛想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暴露自己。
他也想起了那天在皇城门口发生的事情,以及朱允熥当时从容不迫的手段。
朱元璋知道朱允熥应该是早就知道学子的事情,可他却是没有提前爆发,而是利用学子闹事的事情做文章做了不少事情。
能够有如此城府之人,又怎么可能鲁莽行事?
心中渐渐安定,朱元璋也彻底不着急了。
翻身回到椅子上坐下,眯着眼睛看向傅友德,再次开口。
“惟学,你觉得咱乖孙到底有什么底气或者后手?”
语气中依旧能够听得出来担心。
无可厚非,毕竟大明可是朱元璋一刀一枪建立起来的,不担心才不正常呢。
傅友德想了想后,摇头道:“上位,您这可就是在为难臣了,陛下行事向来如羚羊挂角,臣一个大老粗怎么可能猜得透。”
其实说他是大老粗一点都不对,他们家可也算是诗书传家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培养得出来傅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