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9章 伐宋檄文(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圣武元年,四月十二日。

帝都洛阳昭告天下,发布了讨宋檄文,

一时间,随着商贾传遍大江南北,此文令大楚无数豪强侧目。

北疆杀出的铁血皇帝果然非同凡响,洛阳也不藏着掖着,

就是摆明车马,河洛正统皇帝即将讨伐伪宋与伪楚。

这是一个极为狂妄也极为冒险的决定。

太平道宋国,虽说出自河南乱民,但其政权已经相当稳固。

武力上有十二方跟五虎大将军,精锐兵马十几万。

文治上沿袭了以民为重,依法治国,依教治人的策略。

内河贸易时代,开封是唯一媲美洛阳,夺天地造化的城池。

其于黄河之上,便利东西,沟通南北,

此半年来,商贾之利,让开封城可谓繁荣昌盛。

加之太平道早对河洛大楚有防备,先后将东北南三个战场兵力收回,

阳城与巨野一带,宋国集结了几乎举国之兵。

五虎大将军更是让玄武军跟霍同不敢冒头,

楚军一路被压着打,可见战场之上,大楚官军并没有优势。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攻打宋国都是不合时宜的。

河洛圣武皇帝决心征讨宋国,无疑是政治军事上的双冒险。

不过有失必有得,河洛的北疆军事集团如此锐利,自是令其麾下州郡信心大增。

自古有怕死的,当然也有不怕死的。

皇帝冒险输了那自是国破家亡,但要是赢了,那就是统一之君。

这个过程中,无数底层人士能通过此战脱颖而出,甚至成为豪门。

武川镇周云,不就是在大楚跟突厥的战场中崛起,如今都成赵王了。

怀揣着军功封侯的楚人无数,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到了洛阳附近的军营。

从天下大势上来看。

圣武皇帝如果苟且偷安,占着关中、河洛、并州不出去,

那以现在的军力,确实能存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但这就等于河洛让出了正统之位,

自古天下,泱泱正统,岂可不以重塑九州为己任。

凉州耿汤就是忠义国家之人。

他在获悉檄文的第一时间,就派遣其长子来河洛述职,

本人因西突厥战事,实在无法离境。

类似于耿家这种宗族不少,只要皇帝奔着一统天下去,自会有豪强来投效。

随着讨伐檄文的发酵,一时间,大楚各地,

洛阳皇帝再次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不过河洛地区以外,大多是讥笑者、嘲讽者居多。

大楚无数门阀豪强驻足观望,他们希望圣武皇帝跟宋国最好是两败俱伤,

那么天下局势,就扑朔迷离了。

----------------

雍州。

长安。

秦时明月汉时关,泾河与渭水孕育过无数强大的势力。

这里乃大楚膏腴之地,金城千里,农业发达,

城池密度,不逊色于河洛地区。

长安城外三十里,白家口。

黄土官道坑洼,偶尔有马车走过,卷起尘土。

一名挑着担子的老货郎,佝偻着走来,手里拨浪鼓响动,走街串巷。

“小鼓、话本……孩童物件哦!”

“小鼓、话本……孩童物件哦!”

白家口不大,一里见方,只有丈高的土围子,不算城池。

路上行人匆匆,看得人也不少,但就是无人花费银钱。

老货郎转入小巷中,他左瞧瞧右看看,一边叫卖,一边仔细观察。

行走江湖,自然是要小心谨慎的。

几个院落的中间,有个不大的篱笆小院,

门是虚掩着的,老货郎敲敲门柱,笑着对里面,浆洗衣物的妇人道。

“老人家,能不能行个方便,给咱来口水呗。”

这个篱笆小院虽然不大,但绝对是最好的。

自带水井的院子,在大楚可是不多见。

妇人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的浆洗衣物。

老货郎不禁有些生气,他伸长了脖子,看见那个妇人虽是农户,但却有种莫名的贵气。

难道是……找到了?

老货郎环顾四周,眼神一寒,浑身散发武者气息。

他一脚跨过门槛,企图迅速接近老妇人。

三丈、二丈、三尺……

就在老货郎眼中不免兴奋时,一道白光一闪而过。

老妇人身边站着一位黑衣老者,此人年纪虽大,但周身的筋骨气血却强的可怕。

货郎的喉咙似乎卡住了,他想开口,但叫不出来,脖子上慢慢出现一条血线,

下一刻,扑通一声闷响。

院子里,货郎的腿抽搐几下,没了气息。

老者面容枯槁,环顾四周的土屋,冷笑道。

“鬼手太监,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