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9章 太平军出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一阶傀儡,只是能够拉动一吨重的物资。所以经过改造,最多能够拉动1500宋斤的重物。

方默也是操碎了心。

经过扩大军用储物袋,从而让整个军用储物袋的容量大幅度提升。

军中最大的军用储物袋在装满粮食之后,可以单次单个傀儡运送45000宋斤粮食。

一万台,就是4.5亿宋斤粮食。

也就是486万石粮食。

刚刚好比单轮种植的粮食多出来六万石。

按照此时粮食的比例来算,一石约等于100升。

也就是48600万升的粮食。

一个士兵每天最低保证的粮食重量,大概为七升。

五万士兵,一天就要消耗35万升粮食。

也就是将近三年多。

可问题是,傀儡不会自己走,需要人员负责。

50万预备役自身还需要人吃马嚼。

算一算,55万人一天就要消耗385万升的粮食。

也就是说,运一次粮,也就能吃四个月。

算上折返,最多也就能走两个月的路程。

然而从静江府城,步行前往凌霄城,只是后世的公路,都全程将近上千里路。

想要步行到达,都需要九天多。

而且这还是步行旅游的情况下。

如果是打仗,而且中间还要休息的情况下,一天最多也就前进45里路左右。

如果遇上敌人,就算是最快的情况下,到达也需要一个多月。

看似粮草足够。

但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军械。

想要攻城,就不可能就地取材,是需要有人将攻城军械运到前线的。

这就又都是消耗。

所以这些粮食还不够。

而且这一路想要保证粮草运输的安全。

就需要有着足够安全的粮道。

那什么是粮道?

一般说的是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粮道畅通。

说人话就是城池。

一座座城池的打通,就是足够安全的粮道。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打仗需要一点一点推进,而不能直接跳过城池去打对方的后方。

可以说粮道安全胜过一切!

其中第一个难点,就是后世黔省的清水江。

这里在后世,是有着一座大桥的。

但是显然,在如今这个年代,是不可能有什么横跨清水江的大桥。

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渡船。

这就又需要大量的木材之类的东西。

虽然可以就地取材,但显然也会大幅度的拖累行军速度。

兜兜转转算下来,想要保证足够安全的粮道,弄不好需要前后走上半年。

但这也是方默做出充足准备之后的估算。

未虑胜,先虑败。

打仗其实很简单。

歼灭战就可以。

但说起来简单,具体操作起来就十分麻烦了。

只是一个结寨的学问,就不是那么简单的。

马谡为什么被定到耻辱柱上?

就是因为他是真滴菜。

方默虽然临时恶补了大量打仗的兵书。

但是显然,这种文言文阅读起来十分吃力。

以至于方默比盲流差不了多少。

既然无法学会太多的兵法。

那就不乱搞。

方默直接将后勤交给文天祥。

军队部署什么的,都交给何时。

自己只是率领军队打仗就好。

看似大帅当将军用有些奇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