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34章 骑驴找驴(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姜山道:“温毅,河州的天在变,屋内越来越暗,何不打开天窗说说亮话。”见温毅虽未转身,却驻步不前,便接着往下说,“想你三十来岁年纪,只要不做奴才做回臣子,日后定有好些前程可言。”

前程?温县令转身,跟姜山的眼睛一对视,不寒而栗,小声问来:“大人何出此言?”

姜山牵马走近两步,笑道:“端王是皇子,却也是臣子。你秉承臣子的意愿治理地方,为了充当好奴才,连身为人臣的资格都放弃了,为官之路上,又何来前程可言。”

这话虽难听,却说到温县令的心坎里去了,只见他静默片刻,淡淡一笑过后问来:“不知大人跟下官说这话用意何在?”

姜山道:“想你害人不少,受害的却大多是有罪之人。就拿前几日那马匪来说,我想借陶金旺的手除之,陶金旺却借你的手除之,你虽证据不足,对那马匪严刑逼供,依罪论处害了他性命,却也够不上犯罪。”

温县令对姜山的说辞无可挑剔,找不到接话之处,只好微微哼笑一声了事。

姜山说:“温县令为官多年,自是说过这样的话,知情不举,罪加一等;检举有功,从宽处理。你若有心做陛下的臣子,不做皇子的奴才,记得在刑秋台的判决文书下来之前知会我一声。”话毕牵马就行。

温县令瞧姜山的背影像极了污泥里的一朵莲花,易见其色,难闻其香。正想追上去闻一闻,那背影早已淡去,便也作罢,转身回县衙。

途经一巷子,高高的围墙内隐隐有孩童的读书声传出,驻步贴墙细听,好如山谷泉水流动,又似林间黄莺鸣唱,情不自禁地跟着默念起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随着读书声歇下,漫步前行,不知不觉回到县衙。进得后堂,一捕头迎上来问道:“大人,陶大人可有说怎么处置小杨?”温县令反问道:“你觉得怎么处置为好?”捕快道:“陶将军已死,邢捕头又蹲了大牢,陶大人明面上已一败涂地,若端王殿下他们不能奏请陛下将郡守姜大人调走,河州变天势成必然。”

温县令接着问:“你觉得陛下会听端王殿下他们的,调走姜大人?”捕头道:“姜大人若只是郡守,或有可能。可他兼任陇西将军,就算被撤了郡守职务,还是陇西将军,改变不了什么。”温县令道:“既改不了什么,那就不改变好了。”

捕头问:“大人何意?”温县令道:“趁你这双手还算干净,给小杨送些银钱去,让他到附近的郡县避一避。”捕头问:“要是陶大人知道了怎么办?”

温县令抽了抽鼻子,长长一个哈欠,略显困倦道:“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早知此理,现在何来惴惴不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捕头道:“卑职明白了。”温县令道:“回家去把刀洗一洗擦一擦,别留着血腥味让人难闻。”捕头躬身告退。

温县令离开后堂回到后院家中,同家人用过晚饭,漱洗一番,早早歇下。

妻子见丈夫神色不佳,该是烦心事所致,有心分走些烦愁,走来笑问道:“妾身今儿新谱了首曲子,老爷愿意听听不?”

温毅舍不得拒绝,强作欢笑道:“只要不是曲不达词、词不达意就行。”妻子笑道:“今儿这曲子就和了四句诗,再曲不达词,一听即过怕什么。”温毅道:“那就弹吧,唱吧,不弹不唱,怕你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妻子抽身整理好琴弦,坐下弹唱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温毅不经意的听过,不经意的坐起,不经意的笑道:“今儿怎么长进了?”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跑进房来,跑到炕边,笑道:“爹爹,不是娘亲长进了,是你长进了。”

温毅笑问道:“怎是爹爹长进了?”小姑娘回道:“称心则如意,你怎么忘了自己说的了话了。”温毅伸手抱上孩子,笑道:“我家如意说的不错,适者则称心,称心则如意。”

小如意笑问道:“那爹爹还睡这么早吗?”温毅笑道:“爹爹难得早睡,今儿就早睡了。”小如意道:“那我今儿也早睡来。”

温毅道:“好。”帮孩子脱下外衣,抱进被褥里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