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能风暴的波动席卷整个皇宫,空气中隐隐浮动的涟漪让每一处安静都显得诡异。夜空如同被撕裂一般,天幕上闪烁的光芒,带着某种难以名状的威胁。
谢紊立于宫墙之上,白发在夜风中无声地翻动。他的目光穿过皇城上空的灵能波动,隐约捕捉到一种规律,那是一种混乱中潜藏秩序的力量。他微微闭目,灵能渗入风暴之中,感受着每一丝能量的震荡与融合。
“节点正在加剧失控。”谢紊睁开眼,目光中透出一丝锐利。他看向远方,那是皇城外的方向,据探子传来的消息,边疆的村镇已开始遭遇异常瘟疫,而这些天灾异象,分明与节点的波动频率一致。
他低声道:“灵能过载不仅在摧毁节点,也在侵蚀这个世界的根基……规则,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幼帝在寝宫内盘膝而坐,他的稚嫩脸庞透着与年龄不符的专注。灵能的波动在他的体内运转,他抬起手,空气中隐隐浮现一道淡金色的光环。
谢紊立于他的身侧,目光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陛下,集中您的意识,感受灵能与身体的共鸣。它并非外物,而是秩序的一部分。”
幼帝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他的身上,狻猊的影像逐渐显现,周围的灵能风暴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逐渐趋于平静。然而,这种平静只持续了片刻,风暴再次卷土重来,比之前更加猛烈。
“节点的觉醒,依旧不稳定。”谢紊眉头微皱,他的指尖轻触幼帝的肩膀,灵能化作一道细流,稳定住了他的气息。他低声道:“你的灵能还未完全与节点共鸣,切忌操之过急。”
幼帝睁开眼睛,眼神中透出一抹倔强:“孤可以感觉到它的力量,但为什么……它像是在抗拒我?”
谢紊沉默片刻,语气低沉:“这世界的规则还未接受您,节点亦然。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朝堂的议事殿内,三方势力的博弈再度掀起波澜。
“风暴愈演愈烈,边疆更是灾情不断。”摄政王站在大殿中央,语气如常,却隐隐透着压迫,“若不及时采取手段,只怕天灾祸乱会反噬朝廷根基。”
谢紊站在偏席,微微挑眉:“王爷以为,如何才能遏制这些异象?”
摄政王目光如鹰,冷冷扫过殿内众臣:“军队镇压天灾区域,清理不稳定的边疆势力,断绝风暴扩散的根源。”
此言一出,大殿内低声议论纷纷,许多大臣露出忧虑的神色。
“军队镇压?”谢紊抬眼看向摄政王,语气淡然却不失锋芒,“若节点波动的源头在皇城附近,这样的手段恐怕只会让问题进一步恶化。”
摄政王冷哼一声,目光中闪过一丝寒意:“谢使臣以为,陛下体内的狻猊力量能够平息这一切?”
谢紊垂下眼眸,语气不动声色:“并非依靠陛下,而是依靠规则的稳定。节点的波动,根本原因在于灵能分配的紊乱。稳定灵能,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摄政王尚未开口,唐礼的声音却从一旁响起,语调温和中带着一丝戏谑:“谢使臣的建议的确别出心裁,但风暴的蔓延速度恐怕等不及这些理论实验。”
谢紊抬眼看向唐礼,两人目光短暂交汇,似乎在这片刻间达成了某种无声的对峙。
唐礼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微微欠身:“臣以为,与其争论节点的原因,不如集中资源,调动灵能去抑制节点波动。节点本身就如同一根失控的弦,只有集所有力量将它按住,才能避免弦断的结局。”
他的提议显然更符合摄政王的立场,不少大臣频频点头,显然已被说服。
谢紊的目光微微一沉,轻声道:“集中资源?”
唐礼不慌不忙地回应:“是的,将资源向一个点集中,便能避免更大的混乱。至于边疆的损失……也是无法避免的代价。”
谢紊看着唐礼,嘴角微微扬起,声音低沉:“唐中常侍的确擅长化解局势,只是,不知代价由谁来承担?”
唐礼眉眼一弯,语气里带着无害的轻笑:“谢使臣,您的灵能感知如此敏锐,想必比我更清楚答案。”
两人话语之间的暗潮汹涌,殿内众臣未必完全察觉,但摄政王的目光却从两人之间来回扫动。他轻叩案几,声音冷硬:“既然如此,就先试一试资源集中方案,若有效果,便能证明此法可行。”
谢紊未再言语,只是微微点头。他的目光从唐礼身上掠过,心中已然生出几分寒意。
深夜,谢紊站在皇宫的灵能节点旁,目光凝视着风暴深处的闪光。他缓缓抬起手,灵能渗入波动之中,试图捕捉唐礼的影子。
“资源集中,的确是最迅速的解决方法。”谢紊低声自语,“但这并非为了平息风暴,而是为了掌控规则。”
风暴深处的灵能波动愈发强烈,隐约间似乎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
“规则的意义,不是为了服务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阵营。”谢紊的眼中透出几分冷意,“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答案。”
风暴之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冷峻,却又如同深渊般令人无法看透。
夜幕降临,皇宫深处的气氛被节点风暴渲染得越发压抑。灵能波动如潮水般蔓延,不断侵蚀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平衡。唐礼站在摄政王的书房中,手指轻轻抚过桌案,目光停留在桌上的资源分配卷宗。
“盐铁商团的问题,已经开始动摇边疆的稳定。”唐礼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资源必须集中,由内廷直接调控,才能避免更大的混乱。”
摄政王的眉头微微一皱,手中把玩的玉佩顿了一下:“可盐铁商团的势力盘根错节,若贸然收回,朝堂定然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