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坏了!冲我来的!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齐齐离开座位,跪拜在地……“儿臣不敢!”
太子朱标,此刻也深知父皇之意,
这一刻。
此次经筵的目的,已经水落石出。
陛下赫然是告知众人,就算是他如大汉高祖,分封刘姓子孙为王之后,只要身居京都的景帝不强逼!
那么七国之乱就不会发生!
看似是汉朝内乱!
实则是景帝自己所为!
他也是在告诫朱标,以后这个大明皇帝,你自己该如何去当——勿要削藩!
而他也是借此,告知百官——勿当晁错!
此刻,一众大臣,纷纷看向胡相,想到之前的猜测,暗道果然如此!
赫然是陛下,要借着邓愈大胜之后,分财权给勋贵,分兵权给藩王!
本来还笑着的朱元璋,脸色猛地沉了下去!
你还不如不说!
如果内容出错稍后用浏览器尝试阅读!
但方孝孺怡然不惧,刚才的平和景象也被彻底打破,转而变得混乱起来。
“纵然刘氏子孙坐享富贵,又何尝不能和皇室,一起共江山呢?身怀利刃,杀心自启,这一点老夫是认可的。”
考校我是吧?
苏闲所幸脱口而出。
“效仿前宋?所以武备废弛,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第二次、宝钞!
宝钞提举司设立两年,在中书省内,六部官员都干扰不了其丝毫运作。而每年的加印更是常事。
“砰”的一声,朱元璋忽然哈哈一笑,他的语气依旧温和,没有之前的急迫和焦躁,“原来这就是你们的意思?”
方孝孺先是语气一顿,旋即再度道:
“到了景帝,并非是景帝先要削藩,而是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程度。外有匈奴,内有隐忧,晁错如若不辅佐景帝削藩,难道要等到诸王坐大,汉室凌弱之时……”
“朱先生,咱现在就是在吸取前宋的经验!”朱元璋语气冷漠。
第一次,空印案!
当时整个国朝是先开始,认为陛下雷声大、雨点小的。
突然!
啊?
提及其的涂节,此刻猛地看来。
“这是为什么?”
反倒是身旁,三老贤臣的另外一位身影,稍显年轻,不同于刘三吾看上去,像是一个和蔼的富家翁。
“倘若高祖分封天下之时,只给其名,而不给其兵权。”
方孝孺说着说着,已经是苦口婆心,“为何诸多先贤帝王,一路前行,在一团迷雾中打开局面,照亮前路,才有今日。”
“更何况,吴楚等国打“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逆,景帝已经退了一步,诛杀晁错,按理来说,已经完成了他们清君侧的名义。”
“在此事上,难道还能怪罪于景帝削藩吗?”
侍御史涂节忽然跨前一步。
方孝孺躬身道:“大周也有内乱,也有西周与东周。”
这一刻。
“真到那时?大汉皇室,可还有景帝和晁错?”
话音落下。
就连方孝孺先是愕然,旋即想到什么,面色复杂看向旁边。
“曾经在朝堂之上,空印一案,诸臣大多奏折,都是言及冤情,唯有一个奏疏,让臣都觉得胆大包天,却又别开生面。”
“可为何后世皇朝,就依照尔等所言之削藩,却最多两三百年不到?”
“自然是抵御了。”刘三吾道:“所以才有其坐大,拥兵自重的机会。”
“哦?”
此次是经筵,不论说什么都不能怪罪。
朱元璋可谓真的是被方孝孺气得,直接点明目的了。
“但若是能效仿前宋,设立枢密院,平日是只在战时,才会调兵遣将,以文御武……”
诸臣似乎想起什么,连忙朝着一处看去。
但正如他所言。
但后面发生的,却是陛下那钢铁一般的意志。
“更何况,咱心里自有计较,也会对藩王有所限制。”
朱元璋脸色慢慢缓和。
刘三吾没有说话。
“不知此次,可否让这位麒麟子,也说说他的意见?”
这一刻,哪怕是逆反心理……
嗯?
这时,两位高高在上的丞相,终于睁开了眼睛。
“你……”朱元璋显然没想到,此人敢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百官反驳一句,他能说十句,根本就劝不了!
这一刻。
“腐儒!安敢乱我弟兄情谊?”秦王朱樉怒骂!
百官之中,总有顺应自己的。
“有不同意见就说,今日反正是经筵。”
“同样,咱还认为,刘家流淌的血,李家体内流淌的血!都和咱不一样。”
京城钱庄的出现,本是宫中的玩闹之举,现在却真的在大明京城开花,而且等到邓愈、沐英回京。
然而就在这时。
“先生错了!”朱元璋面不改色。
“会的!”他语气肯定。
说真的,不恼火是假的。
其清瘦隽雅,依稀可见年轻时期的风采。
“咱也不借古喻今了,咱就要说说近事!”
朱元璋虽然是笑。
“当然,赤子之心,可大胆去说。反正刚才这经筵的气氛,都被他们给搞严肃了。”
“你个执拗的东西,咱自然有咱的打算。”
“好!”
方孝孺所幸跪拜在地,“陛下,若是诸王手握兵权,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
“汉高祖分封刘姓王,在其在世之时,的确无子嗣敢叛乱,但其驾崩之后,先是有吕后之乱,此后文帝继承大统,济北王刘兴趁着北击匈奴的机会,依旧起兵叛乱!”
再度看向群臣。
在缓了一口气后,朱元璋又看向下方的一众臣子。
突然。
结果最后,又被其改变。
“陛下可想一想,元末之景,数十年时间就已经如此混乱,民生百废!若此景持续上百年呢?”
朱善倒是脸色如常,只是继续道:“前宋废弛武备太过,世事不就是如此,吸取前人之经验,方能步步改善,我大明改之就是!”
“这是经筵!咱说的也是大汉,谁想回头了?”
“你……”朱元璋明显已经有些生气了。
“兵强马壮,雄心自起!”
“咱老朱家的子嗣,是绝不会出现前朝乱事!”
然而一场奇怪奏疏,再一场城头问话,一切都变了,甚至自己的父亲方克勤,都是被其所救。
“我跟陛下的意见一样!”
这又算得了什么?
“刘先生请讲。”
御史言官的方向。
“所以打仗之时,派遣文官监督武官,外行指点内行?”
然而此刻。
“你……”朱樉气的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