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廷议宝钞(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紫禁城,武英殿。

朱樉端坐于上,下方站着的是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詹徽,谨身殿大学士茹瑺,华盖殿大学士解缙,以及吏部尚书杨靖、户部尚书傅友文、礼部尚书任亨泰、兵部尚书兼任国资部尚书铁铉、刑部尚书暴昭、工部尚书严震直、左都御史景清,右都御史练子宁。

这十一名大臣是大明政府当中,文官里面官职最高的人,也是这个国家最具智慧的一批人。

将他们召来所要议论的,正是极具争议的大明宝钞。

它具有争议性,是因为这玩意诞生之出,并非一无是处。

最起码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因为大明开国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城镇多为废墟,乡间满眼荒地。

粮食、劳力、牲畜、铁器样样都缺,但最缺的的却是钱。

别看大元朝垮得很快,但人家跑起来更快。而在败退漠北之前,还把值钱的东西全都卷走了。

尤其是北方各地府库里的金银,几乎卷的是一分不剩。

大元朝的皇亲贵胃跑的痛快,接盘的大明王朝可就尴尬了。

明朝初年的市面上极度缺钱,别金银少见,就连做铜钱的铜不好找。

而且很多矿场在战争中打废了,更加缺人开采。

以致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钱五花八门,十分混乱。

偏偏这个时候,大明王朝还急需用钱,也就不得不选“宝钞”这种低成本东西作为货币了。

现实情况是,宝钞诞生之初,确实有它的积极意义,将元末明初的货币乱象一扫而空,军费开支国家建设也都有钱了。

可以,“洪武盛世”的诞生,宝钞的功劳绝对不。

然而,懂点经济学的都知道,一旦金银准备金不足,朝廷又滥发纸币的话,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是一定了。

这个时代,即便朱樉不断开矿,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金银,可宝钞的价值依旧贬到一贯宝钞折铜钱两百文。

五分之四的财富就那么没了,难怪百姓们深恶痛绝啊!

而在此刻,朱樉问及众人对宝钞的意见时,竟不是所有人都想废除宝钞。

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詹徽便:“陛下,我大明轻徭薄赋,每年所收取的赋税有限。而一旦废除宝钞,等朝廷有事再想大量用钱时,可就远水不解近渴了!”

谨身殿大学士茹瑺,竟也是一般看法,认为如今的大明,内有藩王强横,外有北元虎视眈眈。

一旦废止宝钞,真要是有藩王作乱或北元入侵,需要大量用钱时,再想启用、推广宝钞,可就来不及了。

景清闻言,气愤道:“诸君可知,如今市场上,一贯宝钞,能换多少铜钱吗?我告诉大伙,是二百文!百姓们一千个铜钱,一下就少了八百,哪去了,那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解缙不似景清那般愤慨之心,为百姓着想。

但他知道朱樉有废钞的想法,道:“臣以为,以太祖高皇帝和陛下的睿智,尚不能用好宝钞,致其贬值过甚。到后世之君当国,若有奸佞蛊惑君心,使得朝廷大量印钞,令宝钞沦为废纸那,便是烽烟四起的时候啊!”

try{ggauto();} catch(ex){}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