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贵可不知道自家老二的忧愁,他这会儿正忙着双开呢,日子过得既忙碌,又惬意。
《霸王别姬》慢慢磨,《末代皇帝》的进度却是极快,电影里的情节、人物、画面他记得一清二楚,对着一本《我的前半生》,一本《紫禁城的黄昏》,陈长贵才思如泉涌,让一旁的程家声心生惊叹,却又欣喜异常。
唯一需要仔细斟酌的就是台词对话,可有程家声在啊,他可是真真切切从那个年代经历过来的老一辈,师徒俩配合默契,《末代皇帝》的剧本没几天就写了三分之一,而且速度还在加快!
一九八三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程家声拿着已经写了一半的剧本重新阅读了一遍,放下手稿,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默默的看着窗外冬日月光下的光秃秃的树影,感慨万千!
既为了弟子的惊才绝艳,也为了剧本中赙仪的无奈上半生。
剧本是由徒弟主导,他从旁辅助,长贵把剧本的基调奠定的十分的苍凉,字里行间中显示出的都是昏暗的氛围和背景,让人感到压抑、悲伤。
赙仪的一生无疑是个时代的悲剧,三岁称帝,六岁退位,十八岁才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时代推着他一步步的走向深渊,沉沦于洪流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才享受到了一丝平常人的自由。
从已经写完的上半部分看,剧情并没有原原本本按照两本书籍的脉络来写作,弟子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赙仪的人生,让故事更具有了更多的宿命感,体现出时代潮流的不可逆转,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委实让人看的不胜嘘唏,心生悲凉。
程家声对着窗外,长长的出了口气,自己收了个妖孽般的徒弟啊!
这时候,身后传来一阵脚步,一件大衣随后就披在程家声的肩上,
“大晚上的,你开窗感叹什么,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披上件外衣!”
程家声回头对老妻笑了笑,“爱群,收了长贵这个弟子,搞不好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了!”
“你这人就是爱矫情!”
杨爱群替丈夫拉了拉衣领,开口说道,“弟子有出息,有才华,超过师父,这是喜事,咱们应该高兴,长贵那孩子我是特别喜欢,才华横溢,可一点都没有染上你们中文系的书呆子气,对咱们也是打心眼里敬着!”
程家声勾了勾嘴角,
“我也没说不喜欢那小子啊!”
杨爱群没好气的瞥了丈夫一眼,“我跟你说件事啊!”
“嗯,你说!”
“明天的宴席,我请了苏瑜!”
“啊,你请她做什么!”
程家声瞬间就破防了,什么感慨都飞到了九霄云外,回头看着老妻一脸的不自在。
“当然要请她咯,人家待长贵可不薄,又是上封面,又是电话推荐的,我这个做师母的不得感谢她啊!”
杨爱群瞪了程老头一眼,“你当初让长贵往《十月》投稿,是不是早就预料好了?”
“怎么可能?”
程老头极力辩解道,“长贵的才华还用别人推荐吗,他那会儿要把《驴得水》投去《花城》,大老远的那不是浪费时间吗,你想什么呢!”
“哼!”
“哎呀,你看看这《末代皇帝》的剧本,长贵写的那叫一个令人感慨万千啊!”
try{ggauto();} catch(ex){}
“嗯,拿来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