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之后,一切很快恢复平静。
仿佛只为促成青贮养羊事情的推广,冻雨来了,大雪来了,然后一起走了,再也没有痕迹。
除了丰富的雪融水。
今后一年之内,黄原上都不会缺水了。
麦苗果然像孙少安预料的那样,在丰富的雪融水的支持下,强大的根系快速的再次萌发,并迅速成长,看起来比以前还茁壮。
灾后重建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深刻的教训刚过去,不但原西县,整个黄原都动了起来,包括平原。
趁着春耕、补种结束,种草、种树、建青贮窖,各地一片忙碌。
少平看着次第解锁亮起的黄原域图,赶忙提醒田福堂抓紧时间北上进羊,还要多进母羊。
可以预见,羊价要涨了,而且,未来的一两年之内,都会如此。
双水村可以趁机卖一些羊羔了。神农书里出现了新内容,少平打算在双水村实验品种羊培育了。
灾后总结,青贮养羊的事被正式提出,“石圪节经验”上了黄原报,又被省里关注。
这个原西县的穷公社,一夜之间成了名,田福堂则顺理成章的成了名人,在“石圪节经验”的介绍文章里,被多次提及,成了黄原新农业的代表人物。
“石圪节经验”被分析,多元农业被正式提上议事研究日程。
这些事,跟少平有关而无关。有关的是,随着青贮的事被推广,他的空间恐怕要完成初步解锁发育了。
这时他最大的收获,也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无关的是,这并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只需要等着就好了。
四月到了,气温陡升,黄原上青草发芽,桃花盛开,河水流淌。
经历过工作组事件之后,少平突然间沉静了不少,自反而缩,甚少长篇大论,也不太参与村里的事了。
就连黑市分销生意,他都在石圪节设库,交给了金富和金强兄弟俩,除了补货、收账,再也不管其它。
除了读书、学习,无事一身轻的少平,开始忙活蜜蜂的事情了。
他把神农书上关于养蜂的部分抄录下来,结合田润叶找来的相关书籍,请吴老师帮忙,编了一份养蜂指南。
他这次趁着田福堂高兴,办成了好几件事。
村里再次增加了四头奶牛,牛倌田万江专门饲养的奶牛总数达到了八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分到一碗。
这样,即使以后分了田,田万江还会有一个营生,就能继续过下去。
再有,田福堂准备养蜂了。
受少平忽悠,他打算在这方面重点投入,三月底,田福军亲自送来了种蜂,意大利蜂、东北黑蜂各四箱,
羊倌田万友正按着说明书的要求,在吴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养,积累经验。
村里建立专门饲养队后,羊就独立出来,由田万友牵头负责。
等饲养队里的人熟悉后,手下有了兵,田万有就退下来负责管理,同时亲自养护那群种养。
同时,他还学着他哥,养起了奶羊。
每天放羊的时候,正好放蜂,两不耽误。
专业的养蜂人都是逐花而走,居无定所,但在双水村不用,他们这是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