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军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接着,他们召开了石圪节的各村生产大队干部会议,新领导就位,怎么也要跟大家见个面嘛。
“见面会”上,白明川“偶尔”提及了双水村的事。
罐子村最近,王队长最了解双水村的事情,他的青料被双水村收走不少,刚开始王队长还觉得占了便宜,可当年双水村养殖的羊大规模出栏,一批又一批,让他一下子红了眼睛。
再次摆酒请了田福堂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田福堂也没瞒着,王队长也就知道了里面的奥秘。
随后,他就有样儿学样儿,悄悄的也开始跟着养起了羊,成羊还是托田福堂给卖的呢。
如今经白明川随意一提,或许是迫切想“暗”转“明”,或许是其它原因,王队长不知怎么的,就打开了话匣子。
“那事俄知道,在俄看来,是好事啊,老田为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也为咱树立了榜样,该发奖状的。”
下山村的队长忍不住损他:“不是让你讲书,别净来虚的,来点干货……”
王队长越发得意,说道:“谁说书还不戴个帽啊,这是饭辙。现在给你说干货。知道老田收你们的青料做什么了吗?他太精能了,想到了存起来的办法,可以一直给牲口吃青食,长得贼快。”
同一个沟道里的石圪节村、下山村也曾经被收走不少青料,原本不知道双水村用它干什么,王队长一说,恍然大悟。
“能存起来?”
王队长信誓旦旦:“能,怎么不能?不但能,还好吃哩。俄还尝了,酸甜的……”
“怪不得,他现在听说还种草哩。”
虽然没听过“青贮”这个词儿,但大家都是庄稼人,都知道牲口常年吃青料意味着什么,议论纷纷,嚷嚷说自己也可以试试。
“一条沟道的庄子,一棵藤上的瓜果,没理由他双水村能成俄不成。”
“咱们还是一个大沟道哩,都是喝黄原水,睡土窑窑,定都能成。”
……
“让老田讲讲,不定还有其他,准定不只青料一个事儿。”
“你算是说对了,还有一个养羊的法儿,三个月就能出栏……”
“啊?吹气了了吗?”
……
王队长不知觉充当了这事情的“托儿”,勾起了大家的热情。
在田福军说漏嘴一般透露一些双水村收入数据后,那些本来打着见新领导名义混吃喝的人激动了。
都是一个公社的,双水村能进来羊,他们也可以啊。
而且自己村里更大,地更多,交通还更方便,为什么不能也搞一搞呢?
接着,群情汹涌之下,会议主题从“见面会”变成了“怎么搞青贮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