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帮忙看看,喜欢哪个?(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他最关注这些了,也很清醒的知道,妹妹这样做,会给他,给家里,包括她自己,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秉昆反而好整以暇起来,“哥,在这里的看法上,我和你有些不一致,我反对的不是这个身份。”

“古语有云: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过日子讲究同心同德,人是第一位的。其它的外部因素,只要不影响亲人,想考虑就考虑,不想考虑自己担责任就是,这是为爱付出的代价,有得有失,正常。”

“可这‘得一人心’太难了,姐,所托非人,终身悔恨!这么多年来,你身边总出现一些和那人相关的消息,你就没想着去深究一下?”

“原来是你?!”

“不错,那些都是我放的,可是,你是因为恋爱降了智,自己给自己脑补出了一份完美的爱情,已经不愿去思考了!”

“你胡说!”

“是不是胡说你心里清楚。”

秉昆一点没有退缩,干净利落的回敬。

随后语气转缓,以同理心说道:“姐,即使他是戴帽子的,会给家里的未来、大哥的前途,带来不确定的危险,如果人好,我也是会祝福你们的。因为你是我姐,你幸福就是我幸福,那些所谓的影响,凭我们三兄妹,都可以克服的。”

说到此处,周秉昆豪气逼人。

不过,马上又痛心疾首道:“可你不应该呀,我的姐姐,他结过婚,给你讲过了吗?……看你震惊的神情,就知道没有。”

这时,周秉昆话语突然一转,反倒充满理解。

“当然,你可能也没问过,即使问,他也有的是理由解释,毕竟只是“结过”,是过去式了,既往不咎,只看未来。只要说开了,想来姐应该也是不会在意的。”

“说实话,我也可以接受。爱情伟大嘛,只要得‘一人心’,年龄不是问题,身份不是问题,结过婚,也不是问题……”

周秉昆话语再转,栖笑一声,“姐,据我所知,在他确认你爱上他之后,还拒绝过你。呵呵,选的时机可真好啊,欲擒故纵,对情根深种的初恋少女,尤其有效!经验之丰富,手段之老辣,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还没有后患,即使事情暴露,家属找上门,也是姐自愿贴上去的,他无责任。”

话到此处,突然又转,“可后来,他又接受了,姐,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不等周蓉回答,秉昆突然提高声音,自问自答,“因为他又被下放了,因为他感到危机了,因为你这个老工人阶级女儿的红斗篷能保护他,对他有用了!如此还能白得一美人陪伴寂寞,白天做饭洗衣,晚上陪床生娃,身心俱乐,何乐而不为呢?”

周秉昆此时的话,极为恶毒。

“周秉昆,你混蛋!”

“是有一些,”周秉昆承认道。

“可话糙理不糙啊,姐,只要你愿意去想,就会明白,这道理是真的。你知道吗?像你这样的飞蛾扑火者,他身边有多少吗?”

周秉昆啪的甩出一叠资料,“看看吧!”说罢直喘粗气,霹雳火花带闪电的一顿输出,累的不轻。

最后底牌亮出!

到这里为止,要说的话,他已经说完了,之后就是选择……

该想的都想了,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却还没有做完。

周秉昆暗暗下定决心,

既然重活一世,有些事就不能重演。

绝不能!

至于怎么做,要看姐姐怎么选。

周秉义匆忙翻看了一下那叠资料,拉着秉昆进了屋。

“哪里来的?”

“这你不要问,反正是真的。”

秉昆的心在发疼,想着为期一个月的特训马上要开始,浑身就禁不住发颤。

那个老家伙,太狠了。

“大哥,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蔡晓光是无耻同谋,大姐已经走火入魔,都需要你去春风化雨。”

“啥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怕,勇敢上,要么妹妹记恨你,要么弟弟鄙视你,你自己选。”

“你咋大变样儿了?”

“这才是真的我,以前那些都是装的。”秉昆气哼哼的说道。

“为什么?”

“笨的人都喜欢呗,我想跟着占些便宜……但真笨的人又占不了便宜,只有装笨的才能占便宜……这些年,你以为那些吃的都是白来的。”

周秉昆白了大哥一眼,突然醒悟道:“不是,这不是重点好吧。”

周秉义突然笑了,秉昆越发的懊恼,看来,虽然重生一世,智商仍是自己的硬伤啊。

“总之,后面的事交给你了,你要是不成,我就告诉爸,我还就不信了!”

“那怎行?就爸那脾气,你姐要再犟起来……你忘了她当年考初中的事了?”

“寻死觅活是吧……”周秉昆突然扬声,朝外边大喊:“她可以恨我,她可以去死,但不能便宜了坏人!”

“你想的美,我就不死,我气死你!”外面传来周蓉愤怒的声音。

秉昆双手一摊,贼笑着看着大哥,周秉义以手点指弟弟,无奈苦笑。

原来,家里有一个伶俐又倔犟的妹子,他已经没办法了;如今,家里再多一个面憨心亮的弟弟,他该怎么办呢?

唉……当老大难,当这俩双棒儿的大哥,更难!

周秉昆放了一把火,走了。

“死昆子,你给我等着!”

……

……

………………………………

篇三:谁走谁留,这次我不争

“婶儿,你是来,动员我姐弟俩下乡的吧?”

耳边声音宛如清泉,清脆活泼,叮咚作响,让人一听就再难忘却。

秉昆抬眼看去。

只见一个清丽的少女,许是正值妙龄的缘故,面容尚带着些许稚气,红格子罩衣外面,露出红毛线衣的高领,两条长辫扎成环形,拢在脑后,更增几分俏丽。

“哎呀你个周蓉,料事如神啊!”

炕边妇人一拍手,话带赞扬,语音铿锵:“我要说的事它是这样的,上级政策很明确……多子女家庭,一家,只能有一个留城,其他……早晚都得走‘上山下乡’,这条革命青年的必由之路……”

周秉昆恍惚着……

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仿佛是隔过了无尽的岁月,从遥远的时空彼端传递了过来,他像是在通过一面镜子,查看着眼前的一切,语音虽然像信号不好的电波,但意思他已经明白了。

好熟悉呀!

是我么?

这是家里?

是我回来了吗?

周秉昆不由自主的环视身周,感觉像梦游一般,仍然恍惚着……

正青春明丽的姐姐,一副同情状的春燕妈,满面愁色样的母亲,土炕,壁橱,小屋,门帘……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

是了,

这就是那个令人难忘的春节。

一九六九年,和国内几乎百分之百的城市人家一样,自己家也面临着一个大的纠结。

继父亲之后,兄妹三人中,有两个人也要和亲人分离,远离城市,独自远行他方,各自的人生,因而也发生了,难以预料的,巨大变化。

而那些变化,通过亲情关系的纽带,最终又传递到了家里。

为了爱情,姐姐宁愿让父母伤心、哥哥弟弟蒙羞,不辞而别,破釜沉舟、一意孤行地去了瘴气弥漫的黔省深山,去会她的莱蒙托夫。

随后的几年里,她和她的男人带来的变化,几乎让这个家,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又十多年后,昨日重现,她的女儿,也对她做了同样的事情,同时,也给自己这个做舅舅的一家,带来了根本无法治愈的伤痛。

而自己现在,就在事件发端之初,家变前夕,春燕妈前来动员的现场。

又来一次么?

这次,我该怎么办?

面对这个局面,我能处理得好么?

事情紧急,迫在眉睫。而他,却没有一点参与的准备,甚至连参与家事的资格都没有,事情就猝不及防的,直接怼到了他的脸上,简直是一出生就进考场。

为未来的某种可能来阻止今天将要发生的事情,所谓人微言轻,不会有人信自己的,包括母亲。

在这个五口之家,面对家事,秉昆一直是个局外人,是被保护和需要照顾的对象。

在母亲眼里,她最看重的是大哥,有能力,学问高,口碑好,性子还像她。

在父亲眼里,他最喜欢的是姐姐,学习成绩霸蛮不说,偏还聪明又伶俐,漂亮还嘴甜,简直是俗语里“贴身小棉袄”的现实化身。

哥哥和姐姐都是那样的优秀,而自己,一点也不像他们,五岁多了,还经常穿错鞋;都上小学了,还经常把2、3、5、7、9反着写,分不清“倒数第二”是不是值得高兴的好成绩……

唉!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赋予他参与家事的资格呢?

尤其是下乡这样的,要在陌生异地独自工作、生活的复杂事情。它是那样的复杂,复杂到父母会一致认为,老疙瘩根本没有能力独自面对。

是啊,换个位置,如果是周秉昆作为父母,他也会是一样的这样认为。

一个家里有三个子女,其中两个都很优秀,经常受到大人们的夸奖,只有一个似乎毫无长处,也几乎从来听不到表扬之词,并且还是最小的孩子。

他们能怎么办呢?

作为老疙瘩,父母对他的疼爱多一些,哥哥姐姐也处处让着他,关照他。

也只能如此了。

因为,要说到夸奖,父母和哥哥、姐姐就都没法满足自己了。

那样也实在太违心了一些!

给与他参与家事的信任?

那个人是谁?

他,或者她,是不是傻?!

父母不傻,哥哥、姐姐更是精能,所以,自己啥也干不了!

真的吗?

虽然置身现场,周秉昆却仿佛像局外人,似听非听,似看非看,但却无一不听,无一不看,他观察着,倾听着,思索着……

春燕妈仍在不知疲倦的,无比积极的,做着街道办分配给她的动员工作。

“……所以呢,早走比晚走好,早走不是就早革命了吗?……要我说呀……”

不待她说完,周蓉爽快且无所谓地说道:“婶儿,打住。你已经说得够明白的了,我现在就当你的面表态,我和我弟俩,我走。”

母亲有些心烦意乱,说道:“我的傻姑娘啊,一个女孩子,好年华就那么几年,你说你,瞎逞什么能啊,你弟还没有说话呢。昆儿,你啥想法?昆儿?你听到了吗?这孩子……唉……”

“秉昆,在想啥呢?妈问你话呢,说好了啊,我走!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

周秉昆恍过神儿来,有些苦涩的说道:“姐,我说话,能管用吗?”面上带着愁绪,心里五味还杂陈。

周蓉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什么感觉?

自己怎么好像是在面对一个充满沧桑的人,这是弟弟该有的神情?

太反常了!

按理说,弟弟应该会和自己争的,虽然那样有些自不量力,但那才是他嘛,可如今……

好奇怪呀!

秉昆看向春燕妈,说道:“婶儿,这事情重大,不能随便决定,这么的吧,我爸出去取照片了,等他回来,家里再商量商量,商量一下再定,您看……行吗?”

春燕妈有些愕然,像不认识一般打量着秉昆。

这孩子,今天冷静的不像话,说话言事成熟且颇有章法,还很有礼貌的用了“您”,跟以往嘎小子大不一样。

对比之下,咄咄逼人,强横霸道的周蓉,反倒更像是不知世事深浅的妹妹了。

稚气的面容,老成的举止,成熟的客套……好奇怪的感觉!

她到底经验丰富,很快回神,很识相的说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儿,你俩究竟谁走、谁留城,是要好好商量商量,难得你爸也在家,这事还是得他这个一家之主来决定。”

说罢起身,见机行事地边说边站了起来,“行了,你们啊,赶紧再商量商量,谁走谁留,过几天一有结果啊,记得告诉我一声,给我个准话儿,我好给主任去汇报啊。我呢,还得到前趟街去继续动员,就不多待了……”

周蓉紧跟了一句:“我走啊,就算定下了。”

“行,行,你呀你,我看啊,你也是个不听人劝的主儿,再说吧,唉……谁愿意做这种背后挨骂的工作啊!”春燕妈说此话时,一只脚已经在门外了。

母亲流泪了,看看女儿,看看小儿子,却说:“她也确实是没法子。”

周蓉瞪着弟弟,说道:“你是老疙瘩,我是当姐的,必须我走。”

秉昆并不做争辩,因为没用。

周蓉像是打出一拳,正等着回应,却没想到被再次闪了一下,秉昆根本不接招。

事情反常,似乎有些超出了控制。

周蓉极度怀疑自己,转头向母亲求证:“妈,你有没有觉得昆儿怪怪的。”

知儿莫若母,母亲早就觉得奇怪了,甚至,这种感觉还强过了女儿,暂时冲淡了愁绪。

“是啊,昆儿,你到底是咋想的?”

“妈,我咋想的管用?我想让姐留城,姐愿意吗?她明显心里有事,早就拿定了主意;我想下乡,您放心吗?到头来,还不是您和爸说了算。说了白说,我就不说。”

果然是不一样了!

说是不说,可说的已经不少了。

母亲心下不安,有些着急的起身,拉住秉昆翻来覆去的看。

验证过了,是儿子!

可这是咋回事儿?

谁都没有答案,包括秉昆自己。

周秉昆不知道自己是咋来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怀有啥特别的使命。

他只知道,这不是梦,刚才已经扭过一次大腿了,疼得很。

他还知道,自己回到了六九年家变的那个春节,虽然晚了一些。

他更知道,既然回来了,那就不能白来,多少要做一些事情。

如果要问有啥目标,秉昆觉得,如果可以,他就做这个家里的仕,做这个家里的卒,守拙护家,享受平庸,承欢膝下好了。

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哪怕这一世再次尝尽世间百苦,历尽诸般无奈,只为换取那一丝甘甜,也算是值得了……

父亲很快回来了。

已经四十九岁的父亲还算壮年,他和母亲并排坐在炕沿上,阳光从他们身后的小窗射进来,在这个冬季,给这个小屋,平添了些许温暖。

看着这一切,秉昆禁不住眼眶湿热,有些想哭。

“合影取回来了?”周蓉问。

“洗了五张,一人一张,这是你的。”父亲先把照片递给孩子他娘,随后开始分给三个孩子,“蓉儿的,这是秉义的,这张给秉昆儿……这是底片,放在家里,保存好了……”

黑白照片,父母亲端坐在前,三兄妹在后,都是笑得灿烂。

在这张照片里,姐姐在中间。

发完之后,父亲拿着自己的那张合影,审视着说道:“……唉呀,这很可能啊,是咱们家呀……最后一张合影了。”

母亲觉得不吉利,捅了父亲一下,表示不满:“你说你,说啥话呢?”

“啥话?实话!”

父亲撅回了母亲的话,但又马上解释:“我和秉义呀,这说话就要出发了,我们两个还都是,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至于什么时候啊,要看领导怎么安排工作了……总之以后啊,可能我能回来,说不定秉义不在,秉义回来了呢,唉……可能我又不在,咱们家,不是还得再走一个的么,唉呀……全家五口人,呵呵,再能凑一块儿……难了……”

母亲默然,问道:“他爸,再走一个的话,你看,让谁走?”

父亲沉默半晌,叹了口气,才说道:“……秉昆儿吧。”说罢就要起身。

秉昆知道,父亲怕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躲到外面去抽烟了。

“爸!”

周秉昆举手,怯怯的喊道,像是在课堂上要发言的样子。

父亲转过头来,看向小儿子,问:“你有话说?”

秉昆像是在做报告,言语谨慎,用词严谨:“嗯,我先表个态啊,我个人非常赞同,而且心甘情愿的,愿意下乡,并且发誓,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不给家里添任何麻烦。但是啊,我想问一句话,一两天,您和大哥都走了,家里只剩妈、大姐和我,要是大姐自己偷跑了,我该怎么做?”

问题一出,满场寂静。

这是秉昆在急切之间所能想到的,觉得唯一有些管用的办法。有困难找领导,在家里,父亲就是领导。

父亲霍然转身,盯着女儿,“蓉儿,你会吗?”

是啊,我会吗?

肯定会啊!

周蓉在心里自问自答,感觉有些坐蜡,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话。

这时候说谎,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无颜再面对父母,其严重程度,相当于自绝于人民;然而如果说实话,父亲要刨根问底,母亲再寻死觅活,大哥肯定要做思想工作,她的理由又拿不出手,更是问题大。

臭秉昆,死小子,算你狠!

周蓉脸上神色变换,不答而答。

父亲已经了然了,他重又坐下,问:“为什么?说说吧……”

母亲也满面紧张,连大哥在内,四个人全都盯着周蓉,一瞬不瞬。

脸上全都明明白白的写着——

“我们要答案。”

角色互换,反正周秉昆自己,是想不出该如何回答的,就像古时候的那些绝对,能想出上联的人,未必会对得出下联。

世间的规则,大多数时候,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容易。

“我……”

一向伶牙俐齿的周蓉,吱唔着,脚下磋磨着地面,低头想办法。

没有办法,除非坦白。

但她是周蓉,是女孩子,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还可以恃宠而骄,还可以耍赖!

所以,周蓉选择避而不谈,选择甩锅,选择祸水东引。

“爸……”

“妈……”

先是拉长声音的两声呼喊,继而跺脚,充满了娇憨,带着些不满,还有一丝不被信任的责难……满腹委屈,不言而言。

厉害呀!

周秉昆心想,这次恐怕要让她给混过去了。

“你们看,秉昆他在污蔑我……他污蔑我啊,从今天婶儿一开始来,他就针对我……奇怪得很……”

周秉昆很容易的发现,除了大哥严肃如故,父母亲均是明显松一口气的样子。

这人啊,只要不是被逼到最后,总是会选择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当然,历经世事的秉昆,现在也不白给。

“我……只是想说明一种可能……”

秉昆憨憨的,有些无奈的,表述着自己的观点。

“以大姐的性子,妈和我是没有办法的,你们都走了,我就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没当过家,寻求一些指导,这很合理吧。毕竟,后果严重。”

秉昆双手一摊,结束了发言。

合理,合情,合乎老疙瘩一向的作为。

“不合理的地方只有一个,他怎么会想到这些,他怎么能想到这些,他怎么可以想到这些。”

周蓉心里暗自腹诽着。

“何况,说话还那样的……有条理。”

父亲纵然选择相信女儿,但从一家之长的角度看来,非常时期,不得不防。

周志刚若有所思,说道:“那就盯着她,她去哪里,你就去哪里,爸给你授权了。”说着转头看向自己媳妇。

“给秉昆预备专款,保证路途无忧。”

说罢又看着有些傻眼的女儿,“蓉啊,爸希望你不会那样做,有别的想法啊,希望你现在说出来,可以谈。如果你像秉昆儿说的那样……”

父亲取下帽子,身子前倾,以手指头发,对女儿说道:“看看爸,这头发已经开始白了,或许呀,这辈子就搭进去了……”

母亲随着父亲,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肯定是活不成了……”

秉昆心里一阵轻松,也一阵酸楚。

亲情,草根阶层赖以抵挡生活和命运打击的最后盾牌,无形而有形,抛却很容易,也很难,没有约束,又有约束,全看当事人对它的重视程度。

在这个时候,父母亲能拿出来约束女儿的,也只有这个了。

“爸……”

“妈……”

周蓉故计重演。

“看你们想哪儿去了,我哪儿会那样做,女儿可舍不得你们俩……”

周蓉继续撒着娇,眼睛却向周秉昆射去,威胁之意明显。

“死昆子,你给我等着!”

事情就这样了,也只能这样了,暂时性的告一个段落,等待当事人思考,等待亲人们后续调查,也酝酿着下一次的变化。

周蓉当晚没在家睡,推说找朋友有事,动因很清楚。但秉昆知道,她是去想辙了,同样也是想父母亲有个相互说心里话的环境。

家里只有两个房间,不论兄弟,还是父母,周蓉已经是大姑娘了,都不能再和他们睡一个炕上。往常是男一屋,女一屋,但父亲要出发,需要些时间和母亲说私房话。

周蓉就是这样,只要她想,一惯的聪明和善解人意。

秉昆和大哥睡在外屋,听到里屋内,隐隐传来的父母亲的窃窃私语声,和他有关。

“秉昆儿今天很怪的……今天啊……他这样给春燕妈说……还有,你听他问的话,以前他可……”

母亲应该是在和父亲说,自己今天的反常。这是好事,有异常才会被关注,被关注就有发言权,至于结果如何……

但行其事,莫问结果。

“这……好事,男孩子啊,成熟……一夜之间……在这个时……可以理解……”父亲这样说着。

听了一会儿,秉昆跟大哥说话。

“哥,今天婶儿来的时候,说起下乡,姐姐她爽快且无所谓,好像早有定计,你要想一些办法……”

他回忆着今日的经历,画面一幅幅,一帧帧的从眼前浮现,眼神,表情,姿态,动作,话语,事无巨细,历历在目,纤毫毕现。

难道……这是自己重生的福利?

复盘技能,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秉昆,你为什么……”

秉昆打断大哥的话,“哥,家里都这样了,你还不允许我多想想啊,那让我以后怎么活。”

见弟弟如此说,周秉义从善如流,果断放弃先前打算,开始打问秉昆的目的。

“算了,刚父亲不是说了么,男人成熟在一夜之间,我不问你了,你姐的事,你有什么想法?”

原来,大哥也在偷听父母亲说话。

“有啊,我个人觉得,姐姐心里肯定藏着事,她自小聪明有主意,胆大心细,有取能舍,敢作敢为,但瞒着家里人不肯说的,恐怕也就这一次……”

“你是说……”

“我想说,姐瞒着的这件事肯定不一般,她可能不好说,或者不敢说,正因如此,才不应该轻易放过。哥,你知道的,这次是人生的重要关口,对我们是,对家里也是,花一些时间了解清楚,是值得的,哪怕是推迟出发的时间,哥,你说,是也不是?”

周秉义认同:“反正还没有报到,早一天晚一天其实不打紧。只是吧,我觉得你姐肯定不会说的,今天爸已经逼她成那样儿了,还不是没说。”

看来,大哥心里攒事儿了,已经关注到了妹妹的异常。

“她不说有人可能会说,比如小光哥,姐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应该会有帮忙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小光哥,对姐来说,他是蓝颜知己,比闺蜜还可靠!”

“蓝颜?”

周秉义皱眉,一时有些不解。

一不小心把后世语言秃噜了出来,秉昆赶忙补救,“我想的名字,就是男闺蜜,跟红颜对应,你说这名字咋样?”

周秉义苦笑,还真的贴切。

“蔡晓光一定会说吗?”

“说不准。不过,你拿友情逼一逼他,再陈说厉害,事关大姐一辈子,他可能会说的,试一试吧,反正又不费事。”

“好吧……”

秉昆悄悄松了一口气,终于说服了大哥,让他试试吧,让他先找蔡晓光撞一下木钟好了,说不定就响了呢!

他心中又萌生了另一个想法,或许,还可以在街道办另设一道门槛,堵住大姐合法下乡的路。

不合法,应该就有挽回的余地。

秉昆这样想着,慢慢的,也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秉义就出门了。

他要去找蔡晓光,实施昨天晚上,兄弟两人商量好的“诈城”计划,秉昆期待大哥能有个好收获,但不会指望。

吃罢饭,秉昆就在小院门口逡巡,大约九点的时候,父亲出门去拜访老友,秉昆在院子里喊住了他。

“爸!”

“秉昆儿,有事?”

“嗯。”

秉昆脚尖踢着地面的突起,说道:“你们不是要出发了嘛,反正我也要下乡,我想着,您能不能带我去一趟街道办,先报个名,再办一下手续,顺便也带我认识一下人……”

秉昆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周志刚,小儿子果然长大了,作为老父亲的自豪感一下子涌上心头。

“走!爸带你去。”

在路上,父亲问儿子:“秉昆儿啊,你想去哪里啊?”

“郊区农村!”

秉昆不容置疑。

周志刚皱了一下眉头,这对秉昆可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他还是和蔼的问:“为什么呀?能不能给爸说说。这样的选择,对你的成长可不太好,要知道,有爸这‘新中国第一代老建筑工人’的身份在,你还是有选择的。”语气自豪无比。

“离家近。”

秉昆并没有迟疑,并且继续说道:“说到底,妈和大姐也是女人,你们都在外面,我要替爸守好这个家。”

父亲再次感动了,儿子真的长大了,懂得护家,懂得牺牲,懂得责任,他无比欣慰,也更自豪了。

“行,行!爸都依你。秉昆儿长大了,爸高兴。”

秉昆趁着父亲高兴,提出了心中酝酿了整个晚上的,另一个想法。

“爸,你说,我要是走了,姐是不是就不用走了?”

“那当然。”

“可姐这个人吧,习惯的不按常理出牌。到街道办,你能不能给他们先讲一下,姐要是再去办手续,别让他们批准,说的尽量严厉一些。”

“秉昆儿,你是在担心什么?”

“爸,您是知道的,我很笨,防不住她的,也管不了她,可姐要是再一走,家里就只剩妈一个人了,那……”

“决不允许!”

“爸说的对,决不允许!”

事情办成了!

周志刚以“新中国第一代老建筑工人”,而且是“老三线工人”的名义,向街道办众人表达了态度:

“谁要是私下里给周蓉办理下乡手续,他就是周家一辈子的敌人!”

当然,意思是这个意思,父亲说话和气得多,只是态度却无比的坚决。

“周家已经有三个人支援国家建设了,我不能让年老的妻子,常年一个人孤守在家里。”父亲如是说。

事不过三,这要求不过分。

秉昆办完了手续,没有跟父亲一起回家。

现在是正月初五,父亲和大哥是正月初八的票,距离出发还有两天,他不想呆在家里受那份熬煎。

秉昆想在光字片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看看这个,他几乎生活了大半辈子,充满了他前世回忆的地方;看看这个,光字片街坊们,因为建楼而被彻底驱离了的地方。

房子建好了,环境改善了,人却都不在了。城市的变迁史,正是草根阶层被驱离城市中心的历史,用的还是不见血的经济手段,残忍却隐蔽。

货币,一般等价物,总是会拥有最大的话语权,而在十多年后,它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

秉昆漫无目的的走着,也不想吃饭,心里有事,他是一点也不饿。

五条小街,很快转完,后来不知怎的,他又转到了甲三号,锯木厂,酱油厂……

等到了傍晚,秉昆回到了家里,见大哥正在收拾远行的东西,他指着箱子里的书对秉昆说道:“一共六十一本,有同学的,有老师的,有朋友的,还有你冬梅姐的几本,都是难得的好东西……你都收好了,有空也不妨多看一看,你啊,就是读书太少……”

秉昆心里不是滋味,问道:“这也就是说,你去小光哥那里,事情不顺利?”

周秉义叹了口气,在炕沿上坐了下来,“不是不顺利,是很顺利,蔡晓光都给我说了……”

“哦?那就是说,你没能够说服姐姐?”

“我根本没有找你姐说,秉昆,我觉得吧……”

“噢……原来是你自己改变主意了,你被姐姐大无畏的爱情感动了是吧,是不是觉得我姐特别的伟大?”

“看来,你早就知道了。秉昆,爱一个人,是你姐的权利,爱情是自由的……”

“可相爱的人都是有家庭的,在这个动辄上纲上线的年月,脱离家庭谈爱情,是不负责任。包括你。”

周秉义一下子沉默了,这个道理,他太懂了。

“姐是伟大了,可这个家呢?相爱,相爱,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那个人也和姐一样伟大吗?仅仅远远的见过一面,几年来全是纸上往来,一场纸上恋爱,姐就交出了自己……”

“不顾父母伤心,任由哥哥弟弟蒙羞,破釜沉舟、一意孤行地追着那人,到瘫气弥漫的黔省深山里,跟一个可以和父亲称兄道弟的人共同生活,他是什么人啊?哥,你了解过吗?姐真的了解他吗?他值得姐姐这样的付出吗?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凭借几首酸诗,姐姐就献出了自己,难道他是一个脑后发出七彩祥光,隐于凡尘的仙人不成?”

秉昆不顾一切的发作了一通,喘着粗气,看着目瞪口呆的大哥,最后说道:“哥,你成功的赢得了你的弟弟——我周秉昆的鄙视。哥,以后,你会为今天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后悔的。这些书,你自己收着吧,里面有毒,我,不,看!”

秉昆有些无力的瘫坐在炕边脚地里,声音细小,有气无力,“今天上午,我和爸去街道办,办完了我下乡的手续,也就是说,此刻,我和你一样了,也不再属于这个城市……姐要是再走……肯定还是偷偷的走,家里就只剩下妈一个人……她真的就活不成了……”

他双手蒙脸,泪水从指缝里流出,无声的哭泣了起来……

“姐偷着走,没有手续,没有单位接收,怎么吃喝……”

周秉义麻了,事情怎么一下子就急转到了这里?自己真的错了吗?他有些急慌的出了门,走进了夜里。

第二天,秉昆一大早就离开了家,他不想再呆在家里,人微言轻,没有人会真正的相信自己,不管了,随它怎么变吧,等变了再说。

吉春城起了雾,漫天遍地,四下里算是白茫茫的一片,三步之内,几乎难见人影。大雾掩盖了一切,房屋,不论是好的,还是破的,偶尔露出一角,像是仙境居所。

秉昆漫无目的转悠着,不知怎的,就转到了太平胡同,被冻硬了的残雪,在脚下发出“嘎吱”声响,惊醒了他。

抬眼四顾,身边不远处,出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门脸,原来,不知不觉间,秉昆已经到郑娟家的附近了。

正这时,只听“吱呀”一声,屋门开了一道缝儿,一个脑袋伸了出来,头发乱乱的,先是机灵的四下看了看,许是见了大雾,没细察就欢呼一声就走了出来。

一个姑娘,头发披散着,棉衣胡乱的披在身上,一只手揪着衣襟,一只手提着便桶,急匆匆向着厕所奔去。

她像是在躲着什么人,边走还边左顾右看,像一只机警的小鹿,没想到顾后不顾前,竟然一头撞进了秉昆怀里。

“啊呀!”

便桶里有水溅了出来,湿了秉昆的裤腿。

“你是谁?怎么一大早在我家门口?快说!”

女孩子的凤目立了起来,眼中投射出凛然的目光,咄咄逼人地瞪着,凶狠的看着秉昆,不但不道歉,还双手斜端着便桶,大有一言不合,就打算泼过来的意思。

秉昆哭笑不得,旧日温馨涌上心头,心里一阵阵发热,暂时把苦闷抛在一边,有心逗一下自己媳妇儿,于是说道:

“你是郑娟吧,我姓周,是光字片光义街头的周家二小子,今年十七岁,未婚,你可以叫我老公……”

话没说完,便桶就泼了过来,好在秉昆机警,深知郑娟脾性的他,早有准备,说着话的功夫,其实已经拉开了逃跑的架势,一见郑娟作势,立马侧身远遁。

……

……

秉昆乐极生悲,太平胡同欺生,不平的道路让他一头栽倒在地上。

随着一阵风吹来,一个彩色纸片飞出大雾,晃悠悠向他飞来,飘忽几下,像神谕一般,落在他扬起的脑袋前面。

那是一元钱!

与此同时,在他的眼前,矮墙下未化的残雪上,忽然浮现出几行字迹,仿佛有一支看不见的笔,在一笔一划的写着,笔痕下露出黑色的泥土。

【姓名】周秉昆

【年龄】17岁

【任务】无

【装备】生活技能知识库

【后天禀赋】复盘,自省

【被动技能】福运百分百

【评价】人拙但手巧,经历即财富,人善信,有福运,亲之,幸运加三成;恶之,霉运增三分……

………………………………

以上三篇,喜欢哪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