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难不成这里就到了尽头了?”巴大掏出他的烟枪,看向半解。
“先在四周再好好找找吧,也看看穹顶。”这个年轻的身材高大的和尚发出了指令。(半解从外表上看,实际上是个浑身肌肉的退伍兵形象,蓄有短发。光从表面上看,跟和尚一点联系都没有)
众人都开始继续寻找。
“哎,爸爸,大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传来老大的喊声。
只见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洞穴的墙壁上显现出了一些黑色的图案。
众人刚刚的注意力都放在洞壁上有没有出口或者有没有雕刻的痕迹上,都没有发现洞壁中间还绘有这些图案。
这也是洞内目前出现的唯一还能称得上是线索的东西了。半解与巴大二人不敢错过这些细节,开始细细打量起这些图案来。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用五种杂色,以象山水、鸟兽。几千年前,古人已经就具备丰富的绘画经验了,并已经掌握了色彩的运用。
整个洞内的图案,其实就是四面墙壁上有四幅纯黑色的壁画。不知道是时间原因导致的颜料褪色;还是绘画本身就只运用了一种颜色。漆黑颜色的绘画,仿佛嵌进了石壁的内部。
四面洞壁上的绘画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一个头戴七旒冠冕的诸侯,在醉酒之后,走入宫室,强行拉着一个婢女打扮的女子进入床帏。上边刻着醉酒强幸四个古篆体字。
第二个场景:这个女子不再是婢女打扮了,从服饰上看,是御女的穿戴。女子挺着个大肚子,肚子的大小很夸张,比一般孕妇的肚子要大得多。上边刻着越三秋未产五个古篆体字。
先秦时期,诸侯的妻妾们被称为三宫,正妻为一宫,世妇为一宫,御女(妻)为一宫。先秦时期,只能有一个妻子(夫人),世妇(二个媵妾,三个娣,三个侄),御女就可以有很多了。
其中娣侄是正妻和媵妾的陪嫁,多是其庶出姊妹或侄女。媵妾的出身一般也是很高的,也是嫡女,和正妻同时举行婚礼,如果诸侯的正夫人去世,继夫人位的一般都是媵妾,否则就是媵妾的地位最高。秦始皇在位时,就没有立夫人,最高地位的就是媵妾了,当时只有夫人能掌管朝政,其余的都没有管理政务的权利。身份低微的御女,不管君主有多么宠幸她,地位都不可能再上升。
第三个场景:女子到了产期,稳婆在抱出一个婴儿后,女人仍然在床帘内生产。在两个双生子出生后,其余的公子都逐渐死去。上边刻着双生庶子出,余公子皆薨十个古篆体字。
第四个场景:两个公子还是小孩模样,头戴七旒冠冕的诸侯就归天了。大公子即国君位。朝堂之上,大公子接受诸位士大夫朝拜,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女子在朝堂后垂帘听政,小公子站在女子身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嫉恨。上边刻着长庶子即位,妖女乱朝九个古篆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