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里很安静,外面不远就是海滩。已经快午夜了,游人们早已安歇,只有阵阵海浪不断拍打着沙滩,传来低沉的轰鸣声。
我想了想,说:“我认为,对这个案子来讲,检测DNA并不是好办法。岛上游客很杂,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都有,我们不能确定死者来自哪里,即使测出了死者的DNA,要想与各国警方联系并进行比对,恐怕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更何况有很多国家目前还没有DNA数据库。”
【侦探小百科】DNA数据库:DNA是组成生物基因的材料。像人的指纹一样,人的DNA也具有唯一性,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DNA数据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法医科学国家DNA数据库的。据称,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周都能比对出大约800个犯罪嫌疑人。中国也建立了自己的DNA数据库,目前已经有约1000万份数据。
“那怎么办呢?”李警长一时有点束手无策。
“先让我们看看尸体吧。”我对警长提出了请求。一转身,我发现安仔正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直到KK拍拍他的肩膀,他才回过神来。
我们来到存放尸体的房间。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我皱起了眉头:被害人的尸体已经被烧焦了,面目全非。KK上前查看,想从尸体上找到残存的线索。安仔却仍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走近他,低声问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安仔摇摇头,悄悄对我说:“什么也没发现,但是我觉得这里的岛民都很奇怪,穿着打扮都像海盗似的,有种装神弄鬼的感觉。小D探长,这具尸体被烧焦,会不会是有人在举行什么奇怪的仪式?”
我沉思片刻,耸耸肩:“谁知道呢,瞎猜是没有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线索,解开所有的疑问。记住,凶手隐藏得再好,也逃不过法律的眼睛。”*
虽然尸体被烧得焦黑,所幸颅骨并没有损坏。因此,我建议李警长对尸体进行颅骨复原,这项技术可以复原出死者生前的相貌,以此来确认死者的身份,这比起大海捞针般地对比DNA要容易得多。
【刑侦培训课】颅骨复原
颅骨复原技术己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德国莱比锡市有一座古老的圣约翰教堂,世界著名音乐家巴赫就葬在这座教堂的墓地里。1895年,教堂准备扩建,巴赫的墓不得不迁走。可由于墓地里墓穴密集,棺木损坏,许多白骨混在一起,根本辨认不出巴赫的遗骸。解剖学教授希斯和雕塑家瑟夫内寻遍了墓地,找到了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是巴赫的颅骨。但是谁能证明呢?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运用颅骨复原技术进行了头面部复原,最终确认了巴赫的遗骸。这是颅骨复原技术的第一次成功应用。
人的头面部,由颅骨和包裹着它的皮肤、肌肉、毛发等组成,颅骨各部位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人的面部和五官的模样,比如眼睛的大小、鼻梁、额头的高低、下巴的样子。一个人的外形无论怎样变化,都不可能改变骨骼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根据颅骨的特征,重建人生前的相貌。这就是颅骨复原技术。
传统颅骨复原,先要翻制出颅骨的石膏模型,再用橡皮泥模拟肌肉等软组织,粘贴到石膏模型上,塑造出人头部的基本轮廓。然后再根据颅骨特征和解剖关系,塑造出人的眼睛、鼻子、嘴巴,甚至眉毛、头发等细节,最后复原出死者的相貌。
现代颅骨复原已经引入了计算机技术,是将无名颅骨放在专用设备内进行激光扫描,在电脑中形成颅骨的三维图像。再根据颅骨的宽、高、眼眶内外间距等数据,通过计算机,并配合经验丰富的专家,给颅骨“配上”皮肤和毛发,还原出死者生前的相貌。
李警长觉得有道理,可却犯了难:“我们这座小岛上,并没有颅骨复原的仪器和专家啊。”
“小D探长有一个朋友,做这项复原工作很在行,把他请来不就行了?”安仔说完,径自拿起手机拨通了华博士的电话。
在等待华博士期间,我们又勘查了发现尸体的小公园。结果令人失望,因为岛上的游客太多,这件杀人案又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所以现场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
仅仅一天之后,我的老朋友——华博士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真够神通广大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他带来的那堆仪器,说,“就差把你的工作室全搬来了。”
他得意地晃晃脑袋,换上白大褂,立即开始了工作。
华博士首先打开卢马灯,对尸体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咦,这是什么?尸体的指缝中,露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华博士小心地用镊子把它取了出来,竟然是一小块骨头。
【侦探小百科】卢马灯:一种光强度极高的灯。白天在户外,它能使现场更加清楚;夜间或者在室内,它发出的光强度甚至可以超过阳光,能照亮现场的一切细微物体。
“这不像是尸体本身的骨头,而且这骨头看着有年头了。”KK的观察能力向来不俗。
“哇,好可怕!难道真的是有人在进行什么邪恶的仪式吗?这里过去应该有不少海盗出没,据说海盗惩罚叛徒的手段非常毒辣。我越来越觉得这是海盗的后代所为了。”安仔忍不住把刚才心里嘀咕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仔细观察着那块已经被放进玻璃瓶里的骨头,觉得这倒是个意外的发现。弄清这块骨头的来源,也许对侦破此案会大有帮助。
因为死者的颅骨比较完整,所以复原工作非常顺利,很快就复原出了死者的面貌。华博士拿着复原的照片叹息道:“好帅的小伙子,真可惜了!”
“好了,先喘口气,润润嗓子。”我接过照片,顺手递给华博士一杯咖啡,“抓紧检验那块骨头,我觉得它不同寻常。”
“跟你干活,就像屁股后面跟着个催命鬼。”华博士叹了口气,接过瓶子,眼睛半眯起来:“看上去,这块骨头的年代很久了。如果有历史学家帮忙,鉴定起来会更快。”
我问李警长,岛上有没有熟悉历史的专家。警长想了想,说:“海盗博物馆的馆长洛瑞是位历史学家。”
哦,是那位幽默风趣、能言善讲的馆长。李警长的反应还是蛮快的:“小陈,骑上我的摩托车,赶快去博物馆找洛瑞馆长,就说李警长有请。”*
利用复原像,我们很快查出死者是G省的探宝者马林。李警长动作很迅速,查清了马林的底细:“半年前,马林和同伴王山、沈一桐一起来到岛上寻宝,但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大的发现。据马林的同伴王山说,为了寻宝,三人的投资已经超过百万,马林负担不起,希望退出。因此几天前他们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马林愤然离去。”
“这两人有重大嫌疑。”我摸了摸下巴,“KK,你配合警员,把王山和沈一桐带过来。安仔,立刻联络华博士,问一下那块骨头的情况。”
不一会儿,安仔的消息来了:“小D探长,华博士说,在马林指缝里发现的那块骨头,经过碳-14检测,确定年代约为300年前。依我看,那应该是海盗的骨头。一定是马林发现了海盗宝藏,他的同伴起了贪财之心,杀了马林,把原该属于他的那份宝贝瓜分了!”
【侦探小百科】碳14检测:碳14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每隔5730年衰变一半。无论动物或植物活着的时候,因为可以不断从自然界吸收,所以体内的碳14含量可以大致维持不变,而死后体内的碳14便开始减少。因此可以利用检测尸体或骨骼内碳14含量的方法,来估计某种生物生存的时代。据测算,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的每克碳含有大约500亿个碳14原子,每分钟大约有10个碳14原子衰变。
见到王山和沈一桐的时候,我们都明白了,寻宝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王山的胡子长到了胸口,沈一桐的头发乱糟糟的,两人的衣服脏兮兮的,简直像街头的流浪汉。
“马林是你们杀的吗?”趁他们还没有心理准备,我劈头盖脸地发问。
“马林死了?”两人的表情大变,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出这句话。
“天哪,究竟是怎么回事?”王山结结巴巴地说,“我们俩一直在洞里挖掘,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马林了!”
“洞里?什么洞?带我去看看。”我说。
在一个乱糟糟的发掘现场,王山指给我们看一个深洞。他说,在岛上的这半年,他们几乎挖遍了整座小岛,但一无所获,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眼前的这个深洞了。沈一桐也插嘴说,最近几天他俩一直在洞里挖掘和搜寻,根本没见着马林。
不管他俩说的是真是假,都必须进洞去看看。于是,KK和两名警员带着沈一桐在前面开路,王山和我们一行人紧随其后。洞里很黑,大家借着两盏头灯的光小心翼翼地前进。
王山忽然放慢了脚步,凑近我吞吞吐吐地问:“问您个问题。我和沈一桐挖这个洞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以后在洞里发现了宝藏,在能证明我们无罪的情况下,这宝藏能不能还归我们所有啊?”
“是是是,这可是个大事,警官,那可是我们辛苦得来的啊!”走在前面的沈一桐听到了,回过头来大声附和着。
“如果你们无罪,警方当然不会要你们的宝贝!”李警长高声说完,又轻轻嘀咕了一句,“这种鬼地方,有宝贝才怪。”
走在前面的一个警员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骂了一句,刚想接着走,突然紧盯着地面,大声喊道:“李警长,小D探长,这里、这里好像有一些奇怪的东西……”
王山紧走几步,和沈一桐一起凑到了前面。果然,地上半埋半露着一块骨头。他俩立刻兴奋起来,征求我们的意见,说能不能在警员的监督下取来装备,就地挖掘。李警长留下两名警员监督王山和沈一桐,其余的人统统出洞等待。
一小时后,四个人出来了。王山和沈一桐手里拿着一些骨头和几件衣服,手舞足蹈地告诉我们,骨架就埋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旁边还扔着几件海盗服装。“这一定是海盗留下的!”王山激动得说话都带颤音了。
不知何时,一些游客不顾警员的阻拦,已经围了上来。听说找到了宝藏,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有人羡慕地说:“他们的运气真好,要是我有钱,也要来寻宝!”
李警长恼怒地命令警员们清场,我则低声交代KK和安仔配合警员,将挖掘出的东西送到华博士那里去鉴定。
就清理现场这么一会儿工夫,洞中挖出宝藏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游人们纷纷聚拢到洞前,将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安仔张大了嘴巴:“太夸张了吧?”看着兴奋的人群,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这样一个并不隐蔽的山洞,人人可以来,而且海盗骨架很容易就能发现,为何之前的寻宝人就没有找到呢?
我回到华博士的临时工作室时,这老兄还在细心地检测王山他们挖到的骸骨,KK在一旁看得很认真,安仔却有些发怵。
馆长站在一旁,紧盯着骸骨。我问他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特别之处,他连忙摇摇头:“不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工作习惯而已,遇到有点年份的东西就会习惯性地多看两眼。”
“馆长,我之前猜测,海盗有一种神秘的仪式,死者是因为这种仪式而被杀死的。你听过这种说法吗?”安仔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馆长先是一愣,然后压低了声音,用在博物馆解说时那种神秘的语调说:“这倒是很有可能啊。”
华博士已经完成了检测,他用消毒纸巾擦着手说:“尸骨是300多年前的。对了,我认为死尸手中的那块骨头就来自于这副骸骨。”
我点点头,转身对馆长说:“谢谢您百忙之中过来为我们当顾问,真是太麻烦您了!”
馆长依旧盯着那副骸骨,缓缓地说:“啊,没什么,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我在KK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KK会意,起身送馆长回博物馆去了。
见他们走远了,我才对华博士和李警长分析道:“马林手中握着骨头块,这有两种可能,第一,马林发现了这具骸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掰下了骨头块,之后却被人杀死了;第二,马林根本没有见过骸骨,骨头块是他被人杀死后,塞进手里的。”
“哈,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在海边度假了。”华博士使劲伸了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