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52章冬去春来又一年(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赵括随即虚扶起二人,笑着说道:

二人齐齐再拜道。

赵括微微点头,随即站起了身,对众人说道:

在场众人随即齐齐答应道。

......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春日的暖阳里,枯槁的树枝终于在春风中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南飞的北雁施施然地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痕迹,潺潺的流水破开了一冬的坚冰,几只黄鸭,嘎嘎地在水中自由地着。

被封印的赵国渐渐在春暖花开中慢慢苏醒。

同时,赵国的朝堂也随着民间一起热闹了起来。

不过,与其说这是一场大朝上的君臣奏对,不如说是一场早已经排演好的戏剧。

这场戏目之中,赵括和几名赵国的重臣自然是主角,而一众的朝臣却既是配角,又是观众,更是传播大使。

而这场戏,最终,自然是演给秦、韩、燕各国去看的。

朝堂之上,平原君双手抱拳向赵括建议道。

按照计划,平原君首先针对灾情,提出了巡视北方的建议。

紧接着,就轮到赵括的表演了。

坐在高位之上的赵括点点头,随即看向了众臣,问道:

不待众臣工踊跃报名呢,平原君便再度开口道:

这话显然是说给朝中众多的大臣以及其背后的世家大族们听得,平原君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去九原就根本不是去视察的,而是去镇压的,你们这些世家大族们想要捞好处的就,就别想着去凑热闹了,搞不好把命都搭上了。

而世家大族们显然并不知道经过一个秋冬的时间,吕不韦早已经把九原郡安排得服服帖帖,根本不需要什么镇压。

不过,在朝中诸多的大臣眼中,北地依旧是不毛之地,又遭逢了雪灾,生出些叛乱来完全是可能的。

赵括和平原君正是利用这样的信息差,要将所有的世家大族暂时地摒弃在北巡的名单之外,从而为廉颇的改道向东腾出时间和空间。

果然,这话一出,朝中原本还想去一番的大臣们瞬间偃旗息鼓。

赵括心中微微一笑,随即又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自己的左手侧的武将序列。

得到信号的廉颇将军当即出班,对着赵括便是一礼,随即答道:

听着这铿锵有力的回答,在场的诸大臣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当即,甚至有人大肆地吹捧起廉颇将军来。

听着这些马屁声,赵括心中也是一阵的恶寒。如果有可能,赵括当然想要把这些不干实事,只知道贪钱享受的蠹虫们全都绞杀了。

只是,赵括不能。

不仅仅是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主要矛盾还不是赵国民众与官僚、

世家之间的矛盾,而是秦、赵之间无可调和的底层矛盾。

不管是官僚集团,还是世家贵族,都是赵括需要进行拉拢和团结的对象。也只有集中可能集中的全部力量,赵国才能与秦军一较高下。

抓住主要矛盾,放掉次要矛盾,从来都是掌控事件最有效的办法。

这一点,历史书中早已经用无数的鲜血书写过。

默默在心中点了点头,赵括也当即同意道:

赵括随即继续淡淡地开口道。

而随着的话语一出,众人先是一惊,紧接着就是一阵的后怕。

可不是随便给予,这也就意味着在九原和代郡,廉颇将军就相当于当地的诸侯,就连两郡的郡守,廉颇都将有着任免甚至是杀伐的权利。

众人所惊的,自然是赵括对于廉颇的无以复加的信任。

而王上能许下这样的承诺,自然北地的情况恐怕并不那么乐观,恐怕已经有人为祸其中也说不定。

这也是众人所后怕的,要不是平原君的话语接得快,恐怕此时自己已经自告奋勇地向王上要下这个任务了。

这可就真的要老命了。

但廉颇却并没有理会众人略带惊讶和后怕的眼神,径直答应道:

看着其下诸多臣子的表现,赵括的心中也是很满意,随即又对这边的将领们继续说道:

话音落,不待众人反应,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田单,当即出班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