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4章 第 144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天则十五年二月。

近十七年没有战事的天祥国头一次被侵犯,  先皇最后那三年,手下的武将们打遍周边无敌手,换来这十几年的太平日子。

可如今虽说那股敌兵只有二十多人,  到西北边域抢了粮就跑,但还是让人心惊。

西北向来是防御重地,  怎么就能让二十多人抢了粮食,  而且还毫发无损地回去。

这样看来,  西北驻防只怕空虚已久。

否则怎么会这么轻易被击垮。

其实抢了粮食不算重要,  去年中原丰收,大可送粮过去,  可代表的意思却让人皱眉。

十几年前固若金汤的城池被这么一股敌人击溃,十几年前谁都不敢来犯的西北城池如今被轻易进入。

这也代表着,上一辈的努力在一点点被瓦解。

那一辈的征战给天祥国带来十几年的和平日子,  可如今和平日子恐怕就会越来越少。

往日天祥国防御极好的时候,对方不敢来犯,  一旦知道你们是个纸老虎,很多势力只怕蠢蠢欲动。

外敌亡天祥国之心不死。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上一辈努力把祖辈打下的江山稳稳守住,  让周围番邦国臣服,  让四海归一,天下顺心。

但守住,不是一时的事,是需要很多皇帝,很多大臣共同维护的事。

就跟家里有个花园一样,先祖买下来,  上一辈打理好。

那后辈们就可以一直欣赏,  不管不顾吗?

这定然不行,  打理好的花园可能撑个一年半载,还能花木繁茂,井然有序。

但三年五年不管,必然杂草丛生,必然乱象横行,说不定花园外面野草都要蔓延进来。

如今的天祥国就是这个样子。

心大的人觉得,不过是小股敌兵,但懂得局势之人,便知道这是个信号。

似乎在告诉所有人,天祥国不如之前那样强盛,已经不是逢战必赢,已经是可以欺辱的了。

或许一时间不会直接进攻,可对方必然开始摸天祥国的底细。

而天祥国,还在为国库空虚的事情发愁。

“司马法仁本里说过,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苏菀一边做事,一边跟李蓉蓉说道,“讲的就是这么回事吧。”

虽然天下太平更久了,但懈怠战备,同样会带来危险。

如今就是很好的例子。

经过之前看过内宫人死在面前,李蓉蓉就有了喜欢来找苏菀的习惯。

总觉得苏菀虽然年岁比她小,但事事稳得住。

苏菀果然安慰道:“现在看着为难,但事情也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方。”

“上一辈留下的底子太强,所以这么久的时间天祥国平安无事,如果收拾收拾家底,应该也不会太惨。”

上一辈的人,还有许多老臣子,也留下不少精兵强将,破船还有三颗钉呢,更何况十几年前如此强盛的天祥国。

别的不说,苏菀可是见过璧广山的丁家军,那些人的本事可见一斑。

但并非有了他们就能高枕无忧,若只吃老底,很快就会败光家业,大厦将倾,如今还能巍峨一阵。

若想让后世无忧,现在就要重新打地基,重新修缮,让这个即将倾倒的大厦修缮完备。

这不是个简单的事。

也不知道虎视眈眈的外族又会给多少时间。

李蓉蓉低声道:“可我听说,西北那些外族已经在联合草原上的部落,这也没事吗?”

苏菀笑:“一家子几个骨肉相连的兄弟姐妹,还会为家产斗个你死我活。”

“那么多部落想要合纵连横,还想规规矩矩安安顺顺地联合?”

“他们必然要内斗上一阵,这才能推出一个总首领出来,可这首领有本事还好,没本事的话,还没开始攻打天祥国,就会死于其他部落的手里。”

“天祥国固然没那么太平,但这一两年里,大约是无大事的。”

顶多是小股敌兵不断来犯,不断试探天祥国的底线,那边也在合纵连横,最终以试探的结果,来决定对天祥国的进攻。

不过苏菀还是叹气:“我们一时半会没事,但西北边域百姓就惨了。”

粮食可以送,那家怎么办。

铁骑踩破的城池怎么办。

李蓉蓉听着苏菀说话,下意识道:“总觉得你好像更厉害了。”

更厉害?

苏菀自己也愣了下,反驳道:“没有,随口说说。”

可想了想,多半是这一年来读书习字,多看了几本古书,又结合了现代所学,这才有所感悟。

平日里多看书没觉得什么,但想事情的时候,不由自主便有了这样的思维。

两人在尚膳监厨房的对话,被外面的谢沛跟另一个人听到。

东阁大学士紧皱眉头,他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一个小宫女口中说出。

这话就算换成他得意弟子所讲,东阁大学士都要夸赞几句,悉心培养他,可现在?

方才他在重华宫,只是跟太子殿下多提了一嘴那个小宫女,问了句:“听说您带了一个小宫女去璧广山?”

太子年虽小,虽说纳个宫女没什么,但待到璧广山还是不妥。

原本以为太子会多解释几句,没想到竟带着他走了过来,正好听到苏菀对西北战事的见解。

普通人能想到一股骚扰的敌兵代表什么已然不错。

再进一层能想到天祥国国力弱,却能撑上一阵也行。

但后面西北草原部落合纵连横,一边内斗一边试探底线,这是把双方意思都想明白了。

这小宫女竟是在灶房做着饭,就说出许多有功名之人都想不明白的事。

还以为一股敌兵而已打回去就行了,大学士们为何如此震惊。

谢沛原本想进去自己来问,让东阁大学士在外听。

也没想到正好碰上苏菀在安慰其他宫人。

此刻听完这些话,一句不发,带着东阁大学士回重华宫,回到书房之后,谢沛道:“我带她去璧广山,如何?”

东阁大学士拱手,“全听殿下吩咐。”

现在的年轻人都如此厉害吗?

东阁大学士头一次觉得自己老了。

不管是殿下还是那个小宫女,既有自己的见解,还能怜惜百姓。

大学士忽然觉得,他好像离十几年前那个辉煌的时代更近些,当时他还是只是个小臣子,是先皇无数强将能臣中不起眼的那个。

或许有生之年,他也会遇上自己的“先皇”?

谢沛见此并不多说,甚至在苏菀的事他也没多说。

只要见识过她才能的人,断然不会说一句,一个小宫女而已,有什么了不起。

出身也好,地位也好,没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豪门大户的蠢猪臣子,跟平民出身的得力干将,谁都知道要选谁,真正聪明的人,又怎么会芥蒂这些。

何况苏菀也不单只有聪慧。

她有的东西,是这世间罕见的豁达通透。

西北小股敌兵骚扰,到底没掀起太大风波,可在很多人心里都留下印象。

兵部等人分析,估计是近些年他们来京都进贡,也发现了端倪,这次手下人不听话过来抢粮,更是让他们确定天祥国的国力不如从前。

想必接下来,西北边域不会太平。

就跟癣斑一样,暂时不致命,但会让人很烦。

如果不能抵抗,估计周边小国,西边的,北边的,东边的,南边的,都会试探性掠夺。

天祥国物产丰饶,哪个不眼馋。

可再商议一轮,大家也觉得,一两年,甚至三四年不会有大事,可再往后就不好说了。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填充国力,不说让天祥国恢复先皇在时的模样,但总要做些事。

圣人看到这些奏章,脸色依旧不好看。

身边宠妃柔柔弱弱,开口道:“圣人,您是天子之躯,怎好为这件事劳心劳力,养好身子才要紧。”

说着,表情温柔小意给圣人喂汤药。

等这汤药吃完,宠妃表情有一瞬间冷意,随后又笑,轻轻给圣人捏肩,好让他睡得更安稳些。

旁边内侍瞧着,只觉得这宠妃运气确实好,原本只是姜贵妃宫里的婢女,可现在却是宫中最受圣人宠爱的妃子。

可这会在烛光下看着,总觉得新晋宠妃蔷美人眼窝较深,平日看着双眼楚楚可怜,可此时瞧着怎么有点外族血脉。

内侍也只敢抬头瞧一眼,再抬头想看个究竟的时候蔷美人已经换了位置,只能看到漂亮的下巴,跟雪白肌肤。

自己肯定多心了,圣人身边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外族人。

身份背景都是经过小心调查的,否则肯定不能在宫里。

内侍自嘲笑笑,他这个小内侍乱想什么呢,却没发现蔷美人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隐隐闪过冷意。

圣人没给外族来访拿主意,这让兵部脸色实在不好看。

圣人一党见此,立刻开口道:“不过是件小事,用得着这样着急?”

“你们也太少见多怪了些,以天祥国的国力怎么会畏惧一些小贼。”

“兵部自己处理了便好,何必要来打扰圣人。”

兵部从勤政殿离开,转头直接去重华宫。

太子是丁老将军唯一的血脉,唯一的外孙,兵部等人本就对他多有亲近,这次既然让他做主,那他总能找太子商议吧。

太子作为未来储君,处理这些事很正常。

到了重华宫,兵部尚书终于知道什么叫办事效率,什么叫英明决断。

太子直接下令,一个是粮草,二是兵马,立刻组建起来。

不过这两样都要钱,户部会给吗?

户部不想给,可太子都说了,只能咬牙挤出来,毕竟太子承诺,他们很快就会赚回来的!

兵部尚书怎么都没想到,事情能办得这么顺利?

甚至顺利的让他觉得恍惚。

而兵部去派人,留户部尚书问道:“只靠宫人出来做事,钱财恐怕没有容易回来。”

户部尚书以为太子殿下还在打诸司出去做生意的想法,这事是被圣人驳回,但外面叫喊着要吃尚食司点心的人很多,其实重开并不算难。

可那是细水长流的买卖,怎么解决眼前的难题。

这些银子各有用处,今日给了兵部,那修河堤的钱就会挪用。

太子不会抱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想法吧?

若是如此。

他有点后悔给兵部派人派粮了。

谢沛嗤笑:“普通赚钱方法肯定没那么容易。”

自己之前提过一嘴,苏菀都能立刻反应过来。

还有什么比抄家赚钱更快的呢。

京中不少人户都被养得肥肥胖胖,如今也到开宰的时候了。

那些吃了民脂民膏的,以前躲起来的,这几个月拿着他填补的银子胡吃海塞的。

是时候算总账了。

跟苏菀想的差不多,西北那边的乱子只给大家带来一段时间的恐慌,连五天时间都不到,大家基本该干嘛干嘛,根本不在意,毕竟西北太远,远到大多数京都人一辈子都不会过去。

可璧广山一群人已经在兵部秘密召请下出发,估计十天左右到那边。

剩下的就是机密,甚至璧广山这些人过去,都不是苏菀该知道的。

可谁让她身边有个谢沛,谢沛每次来蹭饭的时候,总会带来点消息。

其实外面的平静,跟内里的暗潮涌动看着矛盾,其实又很正常,毕竟大多数人也接触不到这些。

大家吃好喝好,好好过日子就行。

比如宫里就要有大变故,可原定的择选宫人照常进行。

还是姜贵妃负责,下面层层指派任务。

到尚食司这边,自然要好好分配五十有手艺的宫人,还有一百五十没手艺的普通人。

分配的时候,苏菀站在长官身边,感觉看到两年前的自己一样。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她进宫再有两个月,也就两年了。

不过即使进宫两年,她年龄在尚食司还是属于年龄较小那一批。

谁让她家里把她送进来太早。

长官跟礼部都感叹过,若苏菀年龄大些,去当个左右执掌都行,但十四岁,还是太小了些。

长官也不气馁,还是让苏菀继续读书,在尚膳监多待一些时日。

虽然现在总有苏菀会被太子随时拐走的感觉,可该教还是要教的。

二月十五,终于把各处宫女分配完毕,今年择选宫女的事情也终于结束。

苏菀也算忙了小两个月,估计等到后面再次选人,她自己都能负责。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诸司都有增派人手,毕竟不光尚食司多了宫人其他各处添的人比他们还要多。

原本就有一两万宫人的皇宫,人数已经两万出头了。

这还只是内侍跟宫女,连侍卫们都没算,还有各处的工匠。

想想就头疼。

但也该是谢沛头疼,跟她一个小宫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今日做了海带排骨汤,好好给谢沛补补脑子,不对,好好补补营养。

主要这次用的海带也是璧广山那边给的,她既然都做了,肯定要顾着谢沛。

汤汤水水的最是养生,她没事就做几碗汤,既给帮她补习的户部书库老大人,也顺便给谢沛送一些。

这海带排骨汤,苏菀还在中间加了栗子,栗子味道甘甜温和,在换季的时候吃,能让身体好些,预防感冒。

海带提前泡上,既能洗干净,还能去腥味。

栗子则是用开水煮个一炷香时间,去掉栗子表皮的一层薄膜,只能里面软绵的栗子肉。

剩下都不用管了,锅里加水煮开,放入这些材料,排骨非常新鲜,焯水之后可以直接放里面,水煮开转小火,两盏茶二十分钟就能好。

放的调味也很简单,咸味的盐,提味的白胡椒粉。

煮汤的期间一定不能掀锅盖,否则不仅香味会散,排骨的味道也没那样嫩。

做了排骨汤,苏菀顺手又做了春日常常吃的鱼头炖豆腐。

简直要把补脑进行到底,这道菜也是换季的时候吃,鱼头的功效自然不用多说,有丰富的蛋白质,还能补维生素等等。

这菜选用春日的鲢鱼,只用鱼头,再有豆腐一块切好。

两者分锅煎好,再起锅炒姜丝放豆腐跟鱼头,大蒜,炖个两刻钟三十分钟就好。

千滚豆腐万滚鱼,不用怕时间长两者会散开,炖到最后只会让豆腐跟鱼头的味道互相交融,剩下浓浓的香味,其中的姜丝跟蒜香又是点睛之笔。

放蒜的时候,苏菀忽然想到,如今都二月中旬,再有不到三个月,去年端午做的糖蒜都能拿出来吃,时间过得好快。

苏菀做好饭菜,一份装到食盒里放桌子上,自有护卫过来取,一份自己吃,还有一份带到礼部给书库老大人。

只是如今送饭菜的时候,总感觉跟做贼一样,否则总会被人要走些,自己是没什么,但老大人可不高兴。

赶着中午饭点之前,苏菀出发去礼部总部。

六部的官署基本都在一起,苏菀路过兵部的时候,只觉得里面热闹得厉害,估计在为西北的事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