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会看主子的心思。
女帝那心思,是都放在了百姓身上的。
要是女帝知道百姓这么请求,恐怕也是会同意的吧。
这么想着,太监麻利就跑回去了。
虞园听到太监的请求,都愣了一下,想了想百姓的性情,也觉得这事并不奇怪了,“可以,让下面的人给御厨们塔灶台,还有其他的,都尽量满足。”
太监高兴得一下子就跪下了,一字一句,都是代替百姓给她道谢。
这太监是趁着大喜的日子,让虞园更高兴么。
虞园是很高兴,可也不兴一直听的,“你禀报有功,重重有赏,没事的话,就下去安排吧。”
太监得了赏更高兴了,就要倒退着出去。
虞园像是想起了什么,“你们要是想吃,就与百姓们一起品尝吧。”
这些宫女太监这么晚了也没有吃什么东西,现在这个时辰了,也应该吃些东西了。
而且除夕这样大喜的日子,不应该漏了任何一个人才是。
太监大喜过望,喊了一声是之后,就退下去了。
太监有了虞园的吩咐,赶忙赶往侧门,一到了侧门,一直注意着太监身影的御厨,一下就跑过来了。
“怎么样?”
只见,太监点点头。
御厨害怕自己意会错了意思,赶紧催促,“你倒是说话呀。”
一个御厨,竟然都敢和女帝身边的第一大太监这么说话了,也是这些年惯的。
太监心里嘀咕,不过还是满脸笑容,和御厨打趣,“赶紧的,女帝同意了,让人赶紧去般灶台,还有其他的食材。”
御厨眼睛一下蹬地亮了,也不搭理太监了,赶紧去和等待的百姓说这个好消息。
大冷天的,让百姓在摊前等,他想想都有些过意不去。
看着这天色,他就来了一计,“今晚寒冷,女帝和大臣们吃的也都是锅子,今晚大家就吃锅子如何?”
“就拿签子串着,每人一串!”
只要是吃的,百姓们都同意,何况,御厨还说了,那是女帝和大臣也在吃的锅子。
“好!”
听见百姓们纷纷叫好,喊声,都让这冬日的夜里多了意思暖意,御厨笑呵呵,嘴里冒出烟气,“好!来人啊,赶紧去采购食材,给大家做吃的!”
御厨笑哈哈,没有注意到百姓们突然一亮的眼神,不过,也有一些百姓捶胸顿足。
就在御厨吩咐去采购食材的那一刻,这些百姓就放下了孩子,交代了孩子好好呆着后,就赶紧跑了。
而且跑的还不是一两个。
御厨皱眉,一脸:????
跑什么跑?不愿意吃他做的锅子,也不用扔下孩子就跑啊,跑就跑,扔下孩子做什么?在大周,可是要犯抛弃罪的。
“你们,你们……”御厨指着这些人,手指都在哆嗦。
“师傅被担心,他们是回去拿食材呢,今天他们打算送个女帝的,女帝不收,他们就拿回去了,这不,师傅缺食材,他们就赶紧回去拿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解释的人是个大娘,大娘说着拍大腿,“要是俺家也在城里,铁定也回去拿了,哎。”
一听大娘不是城里的,家里没有食材了,又在城里住的人,一下眼睛就亮了,“大娘是农村?”
“是的咧。”大娘一点都没觉得自己的出身有什么说不出口。
他们现在农村啊,搞养殖,有农家乐,还有民宿,要是再勤劳一点,还可以在做一份工,挣的可不比城里人少咧。
而且啊,城里人吃饭还要买,他们农村人都不用买。
听到大娘说自己是农村人,那个搭话的妇女就兴奋了,“您家可有未婚配的儿郎?我家小女芳年二十,刚好是可以出嫁的年纪咧。”
大娘被突然问,说实话,还真有些憋气,不过一听说是给自己儿子说媒的,赶紧喜笑颜开。
这些年哦,可不想以前了,现在的农村汉子可比城里汉子有市场多了。
此一时彼一时,这是时代造就的。
至于以后是不是,大娘不知道,不过现在家里虽然过得好,可家里的日子也对婚事不伤心啊。
问他,他还口口声声先立业在成家。
哪有先立业在成家的,人都是先成家再立业。
儿子和话不是反过来了嘛?
还别说,儿子上过学的嘴就是不一样,说什么,要是不能给媳妇过好生活,为什么要结婚连累人家。
大娘听儿子这种言论,生气说不上,可高兴嘛也说不上,就是酸酸涩涩的,臭小子都知道心疼未来媳妇了。
大娘也不想儿子再拖婚事,一拖再拖,好媳妇都要给人挑走了都。
大娘,“那家里有银子啊,你看我和你爹给你攒的家财,两家民宿,十亩良田,还有咱两老的也有退休金,现在还有工作,你怕啥?”
他儿子是那么说的,“那是你们不是我的,我想自己给自己媳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