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少年醒来已将近中午,桌上早有少女备好的午膳。少年随意吃了几口,放到一边,走到屋外。屋外是一片秋风萧瑟的寒寂,老者执一柄木剑,兴之所至,剑之所往,肆意随乐,好不洒脱!
老者的境界又是一个层次!与当初所见少女的剑术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率性天真,一个是自在随意;一个是龙飞凤舞,一个是气贯长虹。
林夕若偷偷躲在门后看着,少年没意识到,老者只是眼睛稍稍一眯。
老者见少年出现,便不再习剑,而是徐徐走来。
“我见你也是习武之人,不妨活动一下!”说完不待少年回应,扔出手中木剑。
“那献丑了。”少年也不推辞,一把抓住剑。
少年惯用长刀,剑倒也不是不会,只是不太善用。一开始,动作还有些生硬,渐渐熟习,倒也得心应手,能使出一些不太复杂的招式。
“老先生见笑了!”
“小家伙,看你的招式、步伐,是用刀之人应有的,绝不是习剑者所有。”老者一语中的地指出。
“刀乃一字‘势’,剑则一字‘意’。刀势剑意,唯此耳!”说罢,老者从旁边的兵器架子上抽出一把木刀抛给少年。
少年接过木刀,随意挥动两下,觉得很是趁手。
虽是木刀,少年却也使的得心应手,与真刀并无二致。刀锋所过之处,猎猎作响,地上的竹叶随之而起,在这瑟瑟秋风之中很是凄绝冷寂。
“刀势不错,要是有把好刀就更好了!”老者欣然说道。
“小家伙,不知你名字是何?”老者兴趣盎然。
“不瞒老先生,我没有名字,准确地说我不记得原先的名字了。”
“啊………是这样,不如我赠你个名字。看你使刀,我想起昔日荆轲刺秦,太子燕丹送至易水,时有高渐离击筑,宋意高歌,正所谓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取其中‘萧’、‘易’二字,就叫‘萧易’,你看如何?”
“多谢老先生赠名!”少年不置可否。
“萧易…萧易……,师父也太偏心了,给大木头这么好的名字!”少女嘟着小嘴。